大约过了半分钟后,唐言这才沉吟道:“不知道潘司对收视率和口碑评分要求是多少?”潘明胜的要求其实也并不过分。换位思考一下。我既然审批通过了你的电视剧,在当前大环境下,就等于就担上了责任和风险。你要是神剧烂片口碑很差,到时候上头的板子打下来,舆论的压力加持下来,最难受的还是他这个第一审批责任人。所以才必须保证达到多少保底,不然整个电视管理司也得跟着吃瓜落。我潘明胜是要巴上你陈局这条线没错,可我不能把命都扔进去啊,那玩儿的可就太大了。首先要保证的还是自身不出大问题,如果出了大问题,影响太大,哪怕陈局也不好强保自己。但要是小问题,那就没事了,还不是陈局一句话的事。这就是潘明胜的底线,能混到如今的职位,没点脑子他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潘明胜闻言也不虚套,直言道:“收视率最低达到4%,口碑评分最低要求8.5分!”“什么?”哗啦!谭振洋、骆海星以及杜盛听到这个要求,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要求也太高了吧?4%的收视率什么概念?这是电视剧可不是春晚。春晚那是过年期间停掉其他节目,全部为晚会让道。电视剧就算是黄金强档播出,所能达到的收视人群也是有限的。4%的收视率听着不恐怖,可是换算到人口基数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了。去年年度评选,收视率4%的几乎稳稳进入年度电视剧前三了。在大环境不好的年景,甚至4%的收视率直接就问鼎年度收视率冠军了。这要求有点离谱了,还没播出呢,直接就要让达到4%的收视率?还有口碑评分要求。竟然要求8.5分!蓝星的电视剧评分最高为10分。当然这个10分电视剧理论上是不存在的。完美作品,怎么可能啊?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解读。这是我们人类思考和创造的基石,也是多元化世界的基石。正常数据来说。2分3分就是大大烂片。属于烂的都不行了的那种,人见人嫌弃的那种。4分5分,属于是一般烂片,凑合看也能勉强一看,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不太喜欢的。6分以上的话,就是合格电视剧了,不说多好看。但只要不是苛刻的人,挑不出来太多的毛病的。7分电视剧,那就是小精品电视剧,这种电视剧收视率一般不会太差,而且很可能很火。商业电视剧一般都是这种级别的评分。有时候评分7分,比一些8分电视剧还要赚钱。电视剧的评分虽然重要,但是和收益率也并不是直接挂钩的。至于8分电视剧就属于大精品剧本了,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的那种。9分电视剧,那就是真正的顶级大剧水准了,几乎挑不出毛病的好剧,只有鸡蛋里挑骨头的那些人会挑出一丁点毛病,9.5分以上的电视剧,就站在了影视圈的巅峰,这种巅峰很少出。一出即是年度大片级别,创造视帝视后不在话下,赚的盆满钵满。并且二三十年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潘明胜开口就要求8.5分的标准,仅次于顶级大剧的存在。怎么敢的啊?更何况,还有一点很重要。抗战题材因为口碑和整体细节还有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的侵扰下,整个题材的综合评分都不高。远远比不上其他类型电视剧,别说比历史大剧或者现代都市大剧了,就是连一些古装玄幻剧情狗血的剧都不一定拼的过。这几年里。能达到8分的抗战剧那是少之又少,达到8.5分的几乎没有。甚至很多抗战题材电视剧分数直接刷新了整个电视圈的下限,2.1分,2.3分,比比皆是。如果说收视率4%,凭借着潜龙集团强大 的宣传能力,达到的话难度也不是很大。可是8.5分的评分难度就太大了。远比4%收视率更难完成。要是7分还行,和8.5分这中间可是差了好几个档次。总之!潘明胜的要求有点过分,也有点过于谨慎了。他的想法必然是要一部精品大作,这样哪怕是题材正在整治中,总局领导也不会多说什么。谭振洋骆海星等人一脸焦急,想劝唐言千万不要答应,可又不敢乱说话,电视管理司大司长在这里,生怕乱说话影响了大局。哪里知道,唐言只是短暂思考过后,就直接道:“好,我答应了。”“???”“尘埃老师........”“唐代表.........”谭振洋几人纷纷想要劝阻,这样的要求太过夸张了,怎么能答应啊?唐言压压手示意不要多言。“那如果完不成要求呢?”潘明胜针锋相对道。“你说,想要什么。”唐言直接道。潘明胜也不看唐言,他对唐言倒没什么要求,而且把目光看向陈临风:“陈导,如果完不成这个要求的话,那我要今年春晚的5个节目名额,可否?”5个节目名额!秘书小江闻言大惊失色!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吗?要知道,整个春晚才40个节目。而这40个节目可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堂节目,每一个节目背后涉及的利益都相当庞大。比如一首歌曲,能登上春晚的话,对歌手本身,还有对歌手所在的公司带来的好处那可就太多了。一旦要是歌曲火了,赚的那更是盆满钵满。说一句名利双收都不夸张!一个节目都如此珍贵,那足足5个名额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了!
第484章 对赌协议?(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