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内忧外患,赵国死局(2 / 2)

而这些流言蜚语很快就传到了赵王的耳中。

王翦和杨端和在听到蒙武这么说,也犹豫了一下。

郭开回想起那天和王敖的交谈,眼中就流露出藏不住的激动之情。

特别是蒙武,都感觉自己快成小丑了。

墨衣愣了一下,瞳孔猛地一缩。

因此王敖只不过是用了五千金,加上许下承诺,等到赵国灭亡,郭开就可投奔秦国担任上卿,郭开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王敖的要求。

而且这还是在赵国和秦国交战的时候,杀了李牧和司马尚,还有谁能抵挡秦国的军队?

墨衣一瞬间就分析出了这么做的后果。

虽然有点酸,但是王翦三人此刻也彻底放心了。

“墨衣!”

正因有了足够强大的后勤,所以王翦很清楚,即便大秦两线作战,也不会有多大的负担。

并非是王翦三人不愿意告诉他们为何他们能如此笃定李牧一定会出兵,只不过关于李牧的安排,乃是绝对的机密。

李牧也算是赵国老将了,自赵孝成王时期就已经在朝中担任要职,于赵国北境抵抗匈奴,为赵国立下了汉马功劳,

赵国使者那边已经拖得够久了。

但是这时蒙恬有些不解:“将军,李牧此人非常谨慎,一直采取龟缩防守的办法,就算我们示敌以弱,他恐怕也不会轻易出兵追击。”

让一个外行人来指挥内行人,可是犯了大忌。

可那个宫里来的阉人听到李牧的话,脸上露出一丝不快。

但赵国的主将李牧可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是另一个廉颇。

此人在大秦朝堂担任国尉一职,平时虽然低调,但位高权重,论权势只在相国芈启之下。

相比手握重兵的李牧,显然是出身于赵国宗室的赵葱更受赵王的信任。

到最后想到王齮率领的是蓝田大营的精锐王师,三人就像是吃了柠檬一样,心里那叫一个酸。

“李牧将军想来应该已经得知了秦国上郡正遭受狼族入侵的事情,王上有令,让将军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给秦国一个惨痛的教训,收复我大赵丢失的土地。”

李牧看着面前这个夸夸其谈的阉人,眼中流露出一丝厌恶。

但他还是应了下来。

蓝田军团全部都列装了【白氏连弩】,还有全大秦独一份的空中作战部队,以及数量几乎能够他们三军加起来差不多的机关兽,这谁看了不酸?

而本身郭开就一直和秦国这边有联系。

是的,嬴政给他们寄信自然不可能只是说了上郡的战事。

这是要置李牧和司马尚于死地啊!

赵王作为当权者,深居王宫之中,从未上过战场,对于战场上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

蒙恬要是过去了,能不能抢到一个人头都难说。

一回去,阉人并未直接去向赵王汇报情况,而是先秘密去了丞相府,见到了丞相郭开。

“没想到王上藏得这么深!”

随即他变下令道:

“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去调查此事,为了以防万一,先让赵葱和扈辄前去顶替李牧和司马尚,让赵葱为主将。”

因此对于军事指挥,赵王完全就是一个外行人。

“最近城中百姓传的那些言论你可知晓?”

和历史上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也就是赵幽缪王赵迁相比,赵王偃还算是有点能力,没有那么昏庸,不会听风就是雨。

可以说这次调换将领,完全就遂了郭开的愿。

郭开心中窃喜,高呼一声:“大王英明!”

“我们刚刚收到了大王寄来的密信,得知上郡已经有王齮将军领兵支援,我们再无后顾之忧,因此王上命我等尽快拿下赵国。”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密信内容并不长,但却让王翦三人的脸上的表情变了好几次。

这队轻骑可是列装了两千多架【白氏连弩】,是战场上的一支利箭。

可他派去的人还没走出营帐,蒙恬就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因此赵王是从心底里不愿意相信李牧会背叛赵国。

一众将领见到王翦三人如此有信心,不由得面面相觑,都是一头雾水。

“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让你办的事如何了?”

相比之下,能够付出更少的牺牲,赢得一场战争对他们来说更加重要。

“李牧将军在外为我赵国抵抗秦军,劳苦功高,但如今是赵国生死存亡之刻,臣觉得就算是只有一丁点的可能性,都应该调查到底。”

“话是这么说,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上郡不容有失啊!”蒙武皱着眉头,“不如这样,我让蒙恬带领一队轻骑前去查看一下情况。”

但心中却是窃喜。

而他们的猜测也没错。

那就是收买郭开,让他作为内应。

“臣以为,此事应当谨慎看待,不论真假都应该调查一番再下结论。”

“相国说的有道理。”

他轻呼一声,一名男子从黑暗中走了出来,半跪在地上。

李牧有些听调不听宣了。

赵王宫后花园中,赵王手中拿着一把饲料,洒向池塘,很快就有一群锦鲤涌了上来。

率领这样的军队,打了胜仗,或许成就感没有那么强。

若只是多了一种武器,但其他的后勤跟不上,大秦也拉不起来几十万的军队。

因为他们需要小心李牧趁机反抗,所以调走大批军队肯定是不行,但只是这五千人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赵王偃得知这件事之后,并未表现得多么生气。

“还请大人放心,一切办妥了。”

光是听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认得,但他的师父就是赫赫有名的尉缭。

“去,派人在城中散布李牧、司马尚拥兵自重,不听王令,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的消息。”

而作为尉缭弟子的王敖在这么敏感的一个时期来找他,自然也是带着嬴政的任务的。

郭开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牧死不死,赵国亡不亡,这些都不是他该考虑的事情。

“反正不管他上不上当,这一战,赵国都输定了!”

赵王眯着狭长的眼睛,盯着郭开。

若是李牧不听从调令,那可就更好了。

到时候光是那些流言蜚语,就足够瓦解赵王对李牧的信任。

赵国一样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