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P>
尉迟敬德猛地咳嗽了一声,成功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P>
“以前还觉得写诗是个技术活,现在来看,这不是有手就行嘛,来来来,都听我吟诗一首!”尉迟敬德的扯着大嗓门喊道。</P>
“哦?你还会作诗?”李世民顿时被勾起了兴趣。</P>
旁边的长孙无忌和魏征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P>
“这有何难,献丑了!”</P>
尉迟敬德故作姿态地在大殿中走了几步,摇头晃脑地开始吟诵:“诗名:《咏尿》”</P>
“一泼一泼又一泼,”</P>
“两泼三泼四五泼。”</P>
“六泼七泼八九泼,”</P>
“尿到手上都不说。”</P>
吟诵完毕,尉迟敬德睁开眼睛看向李世民,自信满满地问道:“陛下,怎么样?不比那乾隆差吧?”</P>
李世民脸色僵硬,嘴角不自觉地抽搐。</P>
你还别说,尉迟这憨货还真没说谎,他还是真是献丑了。</P>
正当他思索着如何回答,才能不打击尉迟敬德的自信心时。</P>
一旁的魏征神色古怪地点评了一句:“与乾隆堪称‘卧龙凤雏’。”</P>
随后抬眼瞥了一眼天幕上的弹幕,又说道:“嗯,幼麟也来了。”</P>
其他几人也纷纷看向天幕,只见又有人将自己的“大作”发了出来。</P>
【大明第一瓦罐鸡:《上茅房》(x金豆子十颗)】</P>
【昨天拉了一坨大,今天拉了一大坨。】</P>
【一坨一坨又一坨,每天要拉好多坨。】</P>
“知己啊!”</P>
尉迟敬德看到朱高煦的大作,眼中立刻闪现出光彩,心里觉得这诗虽然比不上自己,但确实比乾隆的要好不少。</P>
他当即把自己的大作也发了出去。</P>
这下,整个弹幕彻底炸开了锅。</P>
不少人你一句,我一句开始夸起了这两首“诗”,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看似是在夸尉迟敬德和朱高煦,实际上就是在阴阳乾隆。</P>
仔细看不难发现,这些人基本都是宋明两朝的人,这两个朝代,一个被女真人欺负惨了,一个更是直接被女真人篡了江山,现在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手下留情。</P>
清朝。</P>
乾隆看到一条条阴阳怪气的弹幕,他的脸色由红转青,由青转紫,身体更是因气愤而微微颤抖。</P>
就在他准备激情开麦,与各个朝代名人们对线的时候,天幕的声音再次响起。</P>
【乾隆爷的“绝世诗词”我们已经欣赏了,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张宗昌张大帅的“大作”吧。】</P>
【第一首是和乾隆爷一样的咏雪诗。】</P>
【咏雪(张宗昌)】</P>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P>
【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啊筛石灰。】</P>
乾隆:“……”</P>
其实他本身具有极高的鉴赏水平,只是对自己的诗作带有美颜滤镜,因此并不觉得自己的诗作很差。</P>
此刻他看到这些荒谬不堪的“诗”竟能与他并列,直接气上加气,气破防了。</P>
张嘴便是鸟语花香:“朕¥%…#,这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也配叫诗?”</P>
“也配和朕并列?明明给朕提鞋都不配!”</P>
乾隆心中的愤怒达到了极点,作为一个爱诗之人,他感到自己的文学成就被无端贬低了。</P>
“这些人都不懂朕,只有和珅懂,果然,文学之道,非庸才所能窥视也。”</P>
想到这,乾隆也懒得再和他人争执了。</P>
【再来欣赏另外一首与乾隆爷的《咏城墙》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P>
【《游泰山》(张宗昌)】</P>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P>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P>
——“真是妙啊,果然啊,那时候当军阀,你不但得有枪,还得有活。”</P>
——“我觉得他的巅峰还是那首《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P>
——“冷知识,别看写诗不咋地,他还是山-东大学的创始人兼第二任校长呢,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个大学。”</P>
——“这诗才是真正的‘老妪能解’啊,主打的就是一个接地气,白居易和张大帅比起来还是差点意思。”</P>
——“乾隆:知己啊知己,恨不相逢未‘嫁’时”</P>
“放屁!”</P>
朕能和他是知己?</P>
刚才还劝自己不和庸才一般计较的乾隆,再次破了大防。</P>
他对真正的诗歌艺术是有着坚定不移的追求和崇高的敬意的,这张宗昌有吗?</P>
他有个屁!</P>
【当然了,乾隆爷和张宗昌不只有这样的诗,还是有几首好诗的。】</P>
对嘛,这才对嘛,快把自己最得意的几首诗拿出来展示一下。</P>
看到这,乾隆心里火消了很多,这天幕还是懂点事的。</P>
【比如乾隆爷的……嗯,比如……嗯,算了,比如不出来,还是直接看张宗昌的这首诗吧。】</P>
“天幕,我草你#¥%#¥#”</P>
这下,乾隆直接气冲冲地走出了大殿,来了个眼不看为净。</P>
破天幕,朕再看你一眼,朕就是狗!</P>
乾隆的“退游”并没有影响到天幕,天幕仍在继续播放着。</P>
【《大风歌》(张宗昌)】</P>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P>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P>
——“这不对吧,老张突然开窍了?绝壁开了!”</P>
——“他确实没开,但他找代练了,最后一句貌似是副官给他加上的,就像乾隆那句‘飞入芦花都不见’是纪晓岚代笔的一样。”</P>
——“哈哈哈哈,笑死,怪不得拿他俩比较,这经历简直太像了。”</P>
汉朝。</P>
“哈哈哈哈,好!”</P>
“好一个安得巨鲸兮吞扶桑,有气魄,没有玷污我祖《大风歌》之名”</P>
刘彻的笑声如同洪钟,在大殿中不断回荡,这诗其他部分都很一般,但最后一句绝对是点睛之笔。</P>
就冲这最后一句,这大风歌,他认可了!</P>
“依朕看,虽然这张宗昌遣词造句不太讲究,可这最后一句的气魄却比……”</P>
刘彻还没说完呢,就看见了天幕上关于代笔的弹幕,整个人一下就尬住了,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P>
就这破诗也得找人代笔?</P>
难怪总有种屎盆子镶了金边的感觉。</P>
这样的感觉不只是刘彻独有,其他文人们也同样有种说不出的恶心。</P>
尤其是唐朝的诗人们,现在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P>
必须猛猛写诗,质量不够可以数量凑,反正他们是不能再让后人说什么,乾隆一个人写的诗,超过他们大唐所有诗人的总和。</P>
他们可丢不起这个人!</P>
在这个时空的另一端,千百年后的中小学生们,看着那比《新华字典》还厚了数倍的《唐诗二十万首》,一个个想死的心都有了。</P>
这帮祖宗们咋这么能写欸!</P>
真想给他们来一首:“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P>
……</P>
现实。</P>
洛璃点进评论区,看着鬼才网友们的“诗才”,简直要笑崩溃了。</P>
“曼姐,你快看这帮沙雕网友写的诗。”</P>
洛璃伸手戳了戳李曼露出来的那一截白皙小蛮腰,将李曼戳的一激灵。</P>
嗔怪地瞪了洛璃一眼后,看向手机屏幕。</P>
“张宗昌版七步诗?煮豆烧豆杆,豆在锅里喊。都是一个娘,凭啥要煮俺?”</P>
“咯咯咯,这人写的可比张宗昌好多了,张宗昌可不会押韵。”李曼念着,忍不住笑出声来。</P>
“还有这个呢。“</P>
洛璃指着另一首诗念道:“远看石头大,近看大石头,石头真是大,真是大石头。这真是绝了。”</P>
两人越看越是笑得合不拢嘴,然后便从刚才的一只“鹅”叫,变成了两只。</P>
“洛洛,再看看这个。”</P>
洛璃两人翻完评论区,点了下方相关搜索【张宗昌炮轰龙王求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