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P>
华佗此时已经回到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P>
感受着身上熟悉的长衫,他舒适的长吐一口气。</P>
这次的体验还是很新奇的,可惜时间太短了点,他一心光顾着治病救人了,根本没时间体验一下后世的风土人情,甚至没来得及和洛小娘子聊一聊。</P>
若是还有机会的话,他倒是想体验一下后世的飞机,然后再看一看后世的医书,看看后世的医学,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P>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一道光华闪过,小型天幕再次显现在他的身侧。</P>
【收到宿主洛璃的好评,现在开始发放医者华佗的神秘奖励。】</P>
华佗还未来得及理解这突如其来的信息,天幕便再次化为一个黑洞,从中掉落了一本厚重的书籍和一本精致的小册子。</P>
随后,黑洞缓缓闭合,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P>
神秘奖励?</P>
华佗好奇地从地上捡起这两本书,轻轻拂去上面沾着的尘土,露出封面上《外科学》几个小字。</P>
外科学?</P>
应该是外国的科学,通过天幕的展示,华佗知道,后世的世界远比他所在的时代要宽广得多,包含了众多不同的国家和文化。</P>
他带着试探的心态翻阅了几页,虽然字体排版初看起来有些怪异,但当他读懂其中内容后,立刻被深深吸引了,这不是外国科学,而是医书!</P>
紧接着,他又翻开了那本小册子,打开后,他顿时被里面的内容震惊了。小册子中详细描绘了完整的人体经脉穴位图及器官图等,种类繁多,几乎涵盖了人身体的各个方面。</P>
霎时间,华佗的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了起来。</P>
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两本医书,而是智慧的结晶!</P>
是生命的指南!</P>
有了这一图一册,今后的医者们将能够挽救更多人的性命,这是时代的福音,更是无数黎明百姓的希望!</P>
华佗小心翼翼地将这两本珍贵的书籍收藏好,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以最庄重的态度,朝着天幕的方向深深行了一礼。</P>
这一礼,为天下苍生!</P>
……</P>
现实。</P>
“洛洛,你下车干什么去了?”</P>
洛璃刚回到车上,就看到李曼倚着高铁门,一脸担忧地在等她。</P>
“我爸最近老跟我唠叨他腰疼,这不我心思追上神医,问问他有没有什么良方嘛。”</P>
在回来的路上,洛璃已经想通了,既然斗手消息上标注的是“提前体验版“,那说明她早晚有一天能够再次体验这样的功能。</P>
因此,即便心中充满疑惑,她也不用急于一时,她相信总有一天能够解开所有谜团的。</P>
“哦?我还心思你去问备孕的方子去了呢,放心吧,就算你没有孩子,你正宫的位置也不会动摇的。”</P>
洛璃知道李曼这是看出了她有些不对劲,在故意逗她开心呢。</P>
心中一暖的同时,轻斥道:“呸,狗嘴吐不出象牙。”</P>
李曼故作委屈,随即又装出一副凶猛的样子:“你居然骂我是狗!看我不咬死你!汪汪汪!”</P>
两人嬉闹了一会儿,直到高铁缓缓启动,这才不再发疯,各自回到了座位上。</P>
洛璃看着手机屏幕,不知不觉就愣神了,最后还是李曼出言提醒,她这才清醒过来。</P>
算了,赚钱,赚钱!</P>
洛璃将手机切到斗手界面,按下了播放键,屏幕上继续播放着之前看到的国宝排名视频。</P>
【第三名:后母戊鼎】</P>
【提起这个名字,或许有些人会感到些许陌生。但若提起它的另一个名字——司母戊鼎,大家就肯定听说过了。】</P>
【把它放在第三名,基本上也是没有异议的,后母戊鼎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最出名的青铜器之一。】</P>
【即便你去问一些对文物和青铜器不怎么了解的人,问他知道的青铜器都有什么?他的回答中多半会包含后母戊鼎。】</P>
【后母戊鼎以其惊人的体积和重量,被誉为世界上已知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它重832.84公斤,差不多有你10个男朋友重,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基本与马槽同形,所以又被叫做“马槽鼎”。】</P>
——“真的有我10个男朋友那么重吗?想谈!”</P>
——“醒醒,集美,我看你真是饿了!”</P>
——“说少了,我男朋友才一百多斤,差不多有他16个重了。”</P>
——“额,你是16个,我这是8个,谁能想到他几年前才120斤(捂脸)”</P>
【商王武丁共有三位正妻,他的第一位妻子,名叫妇妌,谥号戊,也就是这个后母戊鼎的主人。而武丁的第二位妻子,则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妇好,其中在妇好的墓中,我们出土了后母辛鼎。】</P>
【虽然后母辛鼎和后母戊鼎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一模一样,但是规模较其小了很多,所以价值上也打了许多折扣】</P>
——“女战神,妇好,她应该算是古代第一位女将军了吧。”</P>
——“妇好墓中有雅利安人的骨头,据猜测好像是妇好把他们打败了,然后剩下的这群人南下占领了印度,开启了种姓制度。”</P>
——“不是说武丁是恋爱脑,最喜欢妇好么,人家妇好打三份工,又当将军又当大祭司的,她的鼎居然没有别人的大?”</P>
——“我估计是不稀罕,那么猛的人,应该不在乎这点虚名了。”</P>
【第四名:利簋】</P>
【利簋又叫武王征商簋,这件珍贵的青铜器或许对许多人来说略显陌生,但它上边却是记载了一件大事,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武王伐纣”。】</P>
【在利簋的内壁上,镌刻着4行33字的铭文,这些古老的文字不仅铭刻了武王伐纣的宏大叙事,更是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那便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P>
【正因如此,这件文物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更以其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被世人所珍视,故排名第四。】</P>
——“这才是传承有序的华夏历史啊,西方伪史怎么和咱们比啊?”</P>
——“说的对!《国语》记载,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所有东西咱都写的明明白白的,再看他们,天天古希腊,古罗马的,结果让他们拿证据,一个也拿不出来。”</P>
——“怎么拿不出来了,你今天说,我几天后不就造出来了嘛。(捂脸)”</P>
——“笑死,天天吹亚里士多德,吹他写了100多本书,1000多万字,可那时候全是羊皮纸,把他们那以后十辈子的羊都噶了,也不够他写的啊。”</P>
——“当时吹牛吹过了,现在不好往回圆了,看看同时期孔子他们写书,一句话恨不得浓缩成一个字,就是因为写书太勾八费劲了。”</P>
春秋时期。</P>
一千万字?</P>
孔子看到数字后,掰着手指头算了算。</P>
他手下有三千个小弟,呸,三千名弟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