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震惊大秦皇帝的金矿(2)(1 / 2)

大汉西域王 刘龑 988 字 25天前

时间如同被施了魔法般缓慢流逝。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他们这一等便是整整两个月之久。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一艘庞大的海船缓缓驶入了怀城港口。这艘船上满载着众多技艺精湛的工匠,同时还有来自大秦大宗正寺、少府、盐铁监以及三官衙门的各级官员们。

接到通知后的钱鹿和何必不敢有丝毫耽搁,一路疾行匆匆忙忙地赶到了码头。当他们亲眼看到从船上走下来的那些官员时,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瞠目结舌。只见这些官员们身着华丽的朱紫色朝服,一个个气宇轩昂、威风凛凛。而站在队伍最前方的那位领头之人,更是让他们感到无比惊讶——竟然是他们熟识的大宗正寺少卿刘志!

说起这位刘志大人,其身份可不简单。他乃是大汉皇帝的亲弟弟,因种种缘由前来投奔大秦。自从来到大秦之后,他便一直在宗正寺任职,因其出色的才能和卓越的表现深得大秦皇帝的赏识,成为了大秦皇帝心目中下一任大宗正的最佳人选。

毫无疑问,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他身为大汉亲王这一尊贵身份。有了这层身份作为掩护,大秦便能够在未来针对大汉采取一系列行动时占据道德制高点,从而获得所谓的“大义名分”。然而,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缘由纷繁复杂,自然也少不了围绕着皇位展开的激烈争斗。

自大汉成功消除外部威胁之后,国内人口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由于不再需要通过战争来转移国内日益尖锐的矛盾,内部斗争随之愈发白热化,土地兼并问题更是愈演愈烈。

特别是当儒家逐渐掌控话语主导权以后,其所举荐的孝廉几乎清一色皆是儒家子弟。如此一来,原本百家争鸣的士子们受到了沉重打击,生存空间遭到严重挤压,无奈之下只得纷纷转投他国以求发展。

与此同时,大汉内部各大学派之间亦是鱼龙混杂,彼此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从古文与今文之争,到韩诗与毛诗之别,乃至公羊学派等诸多流派,无一不是为了争夺学术阐释的权威地位而相互攻讦、诋毁。

在这种情况下,大汉的普通百姓由于土地被不断兼并,原本要么只能投靠世家豪强充当佃户,要么在心中的不满积聚到一定程度后揭竿而起发动叛乱。怎奈世事无常,历史的走向已然悄然发生改变。

大秦以及其他两国的附属国对于汉人有着极大的需求,只要大汉百姓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积极吸引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前往自己的国度定居生活。

如此一来,因土地兼并所引发的尖锐阶级矛盾得到了巧妙地转移。那些对故乡有着深深眷恋、实在难以割舍故园之情的人们选择留下;然而其余之人一旦离开大汉,则能够享受到更为优渥的待遇。

与此同时,大汉的世家豪强们眼见土地兼并并不会给自身带来任何不利影响,于是愈发肆无忌惮地放手大干起来。他们疯狂兼并土地,目的便是为了给予那些支持自家的官员以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和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