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即将拔地而起的迎君城,对于刘长安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仅会给沙海国带来滚滚财源,更为关键的是,这是他向着更高权力巅峰攀登的关键一步。
届时通过迎君城他可以在北非众多诸侯王当中声名远扬。待到自己的朝贡之期来临,凭借着自身的威望与影响力,或许能够从强大的大秦帝国中迎娶一位身份尊贵的女子作为自己的王后。
一旦事成,有了这位王后背后家族势力的鼎力相助,沙海国便有望在大秦国内寻得坚实的靠山和有力的支持。如此一来,沙海国的海外贸易必将蓬勃发展,尤其是借助海上贸易通道,可以将本国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从而赚取丰厚的利润。
若能进一步获取大量先进的海船,那么向西非地区拓展疆土、建立起一个庞大帝国的宏伟蓝图便不再只是空想而已。而他本人,刘长安,其爵位自然也能够得以晋升。这样一来,不仅他自己可以尽享荣华富贵,还能为后世子孙积累下数之不尽的财富以及世袭罔替的崇高爵位。
倘若因功受赏,有幸得到三代不降级袭爵这般至高无上的恩赐,那么沙海国毫无疑问将会成为整个非洲大陆首屈一指的超级强国!想到此处,刘长安不禁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迎君城所在之地,土地可谓极为贫瘠,放眼望去,一片荒芜景象。这里除了少数用于军事屯田的区域外,几乎不见百姓的身影,这使得城市的建设工作相对简便许多。
在那幽深茂密的山林深处,一群群黑奴辛勤劳作着,他们挥舞着斧头,将一棵棵粗壮的树木砍倒,并费力地搬运出山。这些源源不断的木材被运往迎君城,堆积如山,而后放置于通风良好之处阴干,以备后续之用。
与此同时,当地还就地开办起了砖石厂与水泥厂。其中,大秦的土水泥历经数十载的发展历程,已然取得显着进步。如今,各国在土水泥制作方面皆掌握了程度各异的技术手段,而当刘长安获封此地之时,他亦有幸得到了来自怀国的土水泥配方,这无疑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增添了有力保障。
然而,道路建设却是一个棘手难题。沙海国广袤无垠的地域大多为茫茫沙漠所覆盖,在此修筑道路着实不易。即便历尽艰辛建成,也难以抵挡狂风骤沙的侵蚀,往往没过多久便会被无情掩埋。
面对如此困境,刘长安并未轻言放弃。他果断下令,以土水泥作为坚实的地基,打造出一条自帕帕国边境起始,径直通向武胜县的宽阔官道。这条官道宽敞平坦,足以容纳两架马车并排疾驰而过。
不过,常规的马车在此处行驶多有不便。为此,人们巧妙地将车轮改换成类似雪橇一般的宽大木板,从而确保车辆能够在道路上顺畅滑行。
同时,考虑到沙漠环境对交通工具的特殊要求,传统的马匹也被替换成更为适应沙漠气候且奔跑平稳的骆驼。如此一来,尽管运输空间稍显狭小,但至少保证了物资及人员的通行无阻。
沿途每个绿洲建设驿站官舍,让诸王随时可以休息,至于绿洲里的百姓全部迁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