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把话说开了,才把关系闹僵的。</P>
李元杼闷闷不乐的告别了萧冲,路过裴府。裴府一府占半条街,外表低调,内里奢华如公爵之家。</P>
“王爷,要进去吗?”常华问道。</P>
李元杼望着裴府斟酌再三,狠心放下车帘,“不用了。与我相交,对他来讲不是什么好事。如今我们二人关系不睦,不能为他平添烦恼。”</P>
常华说道,“根据宫中的消息,这次王爷伴读甄选,户部尚书的儿子和孙子都在册,但就是没有裴五公子。”</P>
常华诚恳的建议道,“若有,直接选了来。也不必日日忧心见不到裴公子了。”</P>
要是不说,谁能知道瑄王殿下与尚书府的公子交好。</P>
“伴读呀。”李元杼眯起眼睛,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眼神里露出一丝狡黠。</P>
“常华,你再把伴读参与文选的文章拿来我瞧瞧。”</P>
李元杼看到裴濬那篇文章被翰林院批为优,又拿出裴衿留下的字迹比对后,脸上为情所困的模样,渐渐明朗。</P>
随后又懊恼的看向窗外的明月,透过月亮看到了那个皎皎如明月的君子,喃喃开口说道,“玉儿,我还是舍不得放开你。只能用卑鄙的方法把你留在我身边了。”</P>
皇帝在宴上做出一副慈父的模样,当着众位皇子的面问道,“老九,你对你的伴读有什么要求。”</P>
“要求,自然是能跟我玩的来。”李元杼没心没肺的回答道,“个性直爽,性格爽利,能耍棍棒者,最好能拉开我那把半月弓,并能百步穿杨者。”</P>
“还有一点很重要,能跟我在练武场,与我比较拳脚,演练兵法者优先。”</P>
这是选伴读吗?这是选将军吧。</P>
按照这个标准,应该是九皇子母家魏武候府家小公子能够符合。不过陛下一向在军权上谨慎,不会同意李元杼诉求的。</P>
果不其然,陛下面色微怒,沉声说道,“胡闹,伴读伴读,是陪伴你读书习字的,岂是能跟你整日厮混在一起,不务正业的纨绔。”</P>
天子震怒,换作旁人,早就噤声了。但九皇子瑄王在众人眼中惯会是,乖张不服管教的。</P>
还不会看人眼色,有不顺心的就直接动手行事。闯出祸事来,最不奇怪。</P>
面对天子,李元杼不服气的说道,“人有千万,个性无一,喜爱刀枪棍棒,与喜欢琴棋书画有什么区别,刀枪棍棒,兵法武器怎么就是不务正业了。”</P>
“巧言令色,书读的不多,顶嘴倒快。”天子对李元杼感到头疼,老九是满身棱角,根根带刺。</P>
“父皇息怒。”</P>
宸王一向洞察圣心,揣摩圣意,这也是他能在兄弟中一直独占盛宠的原因,既然察觉圣上的心意,自是要为圣上分忧。</P>
“九弟离京多年,荒了课业,加之南疆蛮夷之地民风彪悍。读书最是修身养性,不如选一文采斐然,性情平和的书香世家公子,在旁与九弟互补。”</P>
文采斐然,性情平和,书香世家的公子,裴衿每一条都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