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流年Ⅰ(1 / 2)

四月末的时候,公孙康和苏双携妻赴任。</P>

临行前公孙氏嘱咐儿女要孝顺外祖,不得忤逆。又叮嘱儿子们好好照顾妹妹。</P>

“芝芝,芝芝!要懂事,要听话。不可贪凉,不可急躁…”公孙氏在车上掀开车帘再次叮嘱。</P>

“母亲放心,女儿谨记。必定孝顺外祖父外祖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P>

苏菡没忍住说了句后世之言,趁着没人追问,迅速朝着马车上的公孙氏和苏双行礼后摇了摇手。</P>

公孙氏忍着泪,放下了车帘,马车缓缓驶动。</P>

“夫君,要不将芝芝带上吧,她才四岁。”公孙氏扑在苏双怀里,离别之情不能自已。长子和次子早已启蒙,不在她身边多时。幼女从未离过左右…</P>

“夫人,芝芝早慧,如今得父亲教导,必然比你我强上百倍。何况我们好不容易有两人相处之时。”苏双将公孙氏揽在怀里安慰,很是放心。</P>

公孙氏气的捶了他几下,沉默着掀开车窗帘,望着城门前人影,直至看不见才放下。</P>

城前的众人只见旭日东升,天色大亮。离去的马车已经看不见影子。苏茂一手拉着苏菡,一手拉着公孙渊,唤着苏芃向马车走去。</P>

四人坐在车里都未讲话,苏菡透过车窗看着路上的人来来往往,有人吆喝,有人讨价,有人扛着锄头,也有人背着剑…</P>

虽浮生万象,却皆从容,无惊慌之色。</P>

未受祸乱的辽东,最近来了许多避难的人,公孙度最近也时常接待些客人。</P>

“芝芝,在看什么?”苏芃见苏菡看车外许久,忍不住开口问道。</P>

“黄巾肆虐,天下大乱。乱世则英雄出,必然群雄争霸,不知百姓何去何从。辽东地远,未受祸乱,我在看如今这难得的安定。”</P>

苏菡放下车帘,转身坐好,面对着对面三人缓缓而语。其实她知道历史上这浩大的起义,起之燎原,溃之骤散。随着张角的死,逐渐落幕,如鸟兽四散,或投降或占山为王,以失败告终。</P>

而这场乱只不过是乱世的开端,随后的董卓之乱,群雄逐鹿,才是真的民不聊生。</P>

想起昭烈皇帝携民渡江,苏菡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作为帝王这样的仁义到底有多难得啊!?</P>

“我以后必定要当个将军,驰骋疆场,平定祸乱,芝芝不要担心。”苏芃目光坚定的望着苏菡,安慰着幼妹。</P>

“那我便当个文臣,匡扶社稷,造福百姓。”苏茂含笑,眉目已有毅朗之色。他和苏芃早就知道各自所长,如今也是这样学习发展。</P>

“那我如今文武兼修?将来既可以平祸,又可治国。芝芝就更无须忧虑。”公孙渊更是言语颇有些轻狂,保护家人,是他的责任。</P>

“我如今识得文章,习得武艺,有何惧怕?不过是想寻一仁明之主,实现心中报复!”</P>

苏菡看着面前安慰自己的三位兄弟,心中感动!她是要去见她的子龙将军,追随昭烈皇帝的,但是历史上季汉最终还是未能兴起。</P>

岂能因她一人拉上全家下水?所有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战!</P>

“虽说大汉已有倾颓之势,不知待我等学成,是何世界?还是学好本领才是!”</P>

苏菡见三人有争论之势,立马止住!她如今还小,要好好学习,徐徐图之!</P>

苏茂和公孙渊若有所思,直到苏芃叫二人下车才回神。</P>

苏菡见他们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沉思,不由感叹古人早熟,现代十岁的孩子,大多还天真懵懂,而他们已经开始考虑的未来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