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那些木舟楼船铁甲舰,只能在内河浅海行驶,还经常遇到各种意外,真得是弱爆了!</P>
而像这种万吨巨轮,不仅适合在深海航行,而且只要有充分准备,区区万里远航也不在话下。</P>
……</P>
“好在,这种船航技术只是普通级别。”</P>
“在智脑中也天然集成了一些类似的,源自科技树的基础资料和信息。”</P>
“若非如此,没有蓝星网络服务支持,我也根本无法解锁和获取此类资料了。”李玉比较庆幸道。</P>
他体内植入的智脑,不仅仅是演算,记录,以及辅助的工具,而且还有强大的存储功能。</P>
不止是各种大数据的记录和存储,还有一些集成数据资料。</P>
不过,由于智脑内部存储容量有限。</P>
除了各种必要的功能权限,内存预留外,还有很小一部分留给了科技树基础资料的集成存储。</P>
这也是李玉一部分资料来源,虽说需要一些特定的积分和条件,才能开启和获取。</P>
但比起毫无头绪而言,也算不错了,至少有这么一个途径和来源。</P>
至于科技树,是三十三世纪重大科技项目之一。</P>
旨在以树枝分叉的形式,归纳,总结和记录,科技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浅到深,一步步发展和形成的规律和资料。</P>
大约可以分为,基础类,深化类,以及未来类,三大类。</P>
其中,深化类,指的是各种细分交叉的学科和技术分类,最为复杂多变,丰富多彩。</P>
同时也是最完整的资料和传承,代表着蓝星当下的科技水准。</P>
未来类,则属于前瞻预测,某些可能性研究,某些趋势的预言,等等,是蓝星未来的科技展望。</P>
最后是基础类。</P>
这既是一种深化类的简化版简易版,又是一种简单记录的科技发展史和创造史。</P>
就如同一本简化的科技百科全书。</P>
以一种比较简单通俗的方式,最大化的阐述和保留了一些较为重要的科技发展资料。</P>
甚至,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料,从无到有,发展和演化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科技文明。</P>
就类似于李玉如今这种状况,完全可以借此,一步步的复刻和重现科技文明的盛世。</P>
唯一可惜的是,李玉似乎志不在此,也并不想在这方面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P>
若非如此,也就不会有李玉如今有点拉胯的表现了。</P>
有点扯远了,继续说科技术的基础简化资料,一般都有明确的脉络,历史代际相承。</P>
就像有关造船业。</P>
从竹筏木排独木舟,到木船龙舟帆船,再到蒸汽柴油电混,更是到核动力,空天,宇宙飞船,等等。</P>
都有一些简单的关联,技术发展路径,以及经典案例参考,特别保留了一些工艺设计资料和图纸。</P>
这也是李玉手中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P>
为了解锁和获取这一部分资料,李玉还特意花费了智脑中积累的专研积分,去学习了相关资料。</P>
总之,这一份资料,也算是来之不易。</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