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卡在瓶颈里,还不如先出去吃饭。
站起来准备出门的时候眼角瞥见实验室还有人。
回头一看,是蒋宗斌一个人待在一个角落里看起来手足无措的样子。
的确像部长说的那样,这个人一旦看到机甲就完全不管不顾了。
她已经在那儿待了一个多小时了。
佘遵才想起来她还在这里等自己,有点尴尬。
而蒋宗斌看到佘遵在忙着自己的事就没打算打扰。
她在实验室里四处转悠,眼神一直停留在各种设备仪器上挪不开。
因为她也是对机甲充满热情的女人。
靠这份热爱才能走到今天的位置。
成为老师后一直以为能在这里接触到国家最先进的科技,结果发现这里的官僚气反而更重。
让她非常不舒服,尤其是自己没有任何背景,在这里更是被排挤到了最底层。
她本来以为这里的环境会和想象中一样,自由、平等,大家都可以轻松学习交流。
所有教师和蔼可亲,学生们个个勤奋刻苦,争取成为栋梁之材。
这才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实验室啊。
可现在的现实却是,这里根本不关心那些有天赋但没背景的学生,很多草根人才就这样白白流失。
每当有这种学生被迫离开时,基层老师们都很心疼,但是高位的老师们却只是袖手旁观。 这里的老师们和普通大学那些关怀学生的老师比起来,真是差太多了。
这种情形让大家心里都很难受,却又无力改变。
其实真正能够左右余京实验室整体氛围的,是上层的那些人。
如果上层的人默许这种情况发生,下面的人自然就不会有所作为。
蒋宗斌在这个环境复杂的地方,唯一能坚持的就只有自己的内心。
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给这些学生更好的条件。
虽然她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实验室,但心底总有一股寒意袭来。
余京实验室有很多高质量的实验场所,却都被少数几个人独占。
像佘遵一到这里就有好的实验室可用,而她即使待了很久也只能在外头轮流使用一个房间。
对于佘遵有这样的机会,她倒没有不满的情绪。
毕竟人家是为国家研究机甲的重要人物,有个专门的实验室合情合理。
她觉得不公之处在于,一些老教授或者老教师手里攥着好几间实验室,
他们却不愿意开放给一般背景的学生们。
结果就是大部分学生只能排队等着使用公共资源,
有背景的学生却可以一人霸占一间,独自研究整个学期。
甚至有些学生整个月可能一次也进不去。
这就是所谓的“有人撑伞避日,有的人却连雨都要淋”吧。
而那些造成这样情况的老教师们,还在为自己收了优秀的学生感到沾沾自喜,
认为未来这些孩子出去了肯定会记住他们的功劳。
但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好像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这样的观点让蒋宗斌既无奈也无法扭转局面。
她只是尽量在这片浑水中保持住那份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