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过后,王朗麾下一名三十余岁的中年文士对他劝道:</P>
“袁耀有孟尝美名,兴仁义之师,诸郡无不臣服,其席卷江东之势已成。</P>
反观严白虎,不过是一介草寇,现在又失了吴郡和兵马,可谓穷途末路。</P>
大人又何必接纳严白虎、与袁公子为敌呢?</P>
依我之见,不如生擒严白虎投效袁耀公子。</P>
若能如此,太守大人必能得到袁公子的重用,加官进爵不在话下。”</P>
这名中年文士姓虞名翻,字仲翔,乃是会稽郡功曹,同时也是大汉名士。</P>
王朗看了虞翻一眼,摇头道:</P>
“仲翔此言差矣!</P>
本官乃是朝廷册封的会稽太守,有守土之责。</P>
袁术是自封的扬州牧,不得朝廷认可,本官岂能投效于他?</P>
更不用说投效袁术的儿子了!”</P>
“以袁耀的野心,得了吴郡岂能善罢甘休?</P>
他必然要来攻豫章,收了严白虎,还能引为臂助。”</P>
虞翻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什么。</P>
他知道,王朗是舍不得这个会稽太守的位子。</P>
王朗如今在会稽郡说一不二,投了袁耀,前途很难预料。</P>
可袁耀之势已成,又岂是王朗跟严白虎能够阻挡?</P>
这会稽郡,王朗怕是终究难以守住。</P>
袁耀的行动,倒是不出王朗预料。</P>
稳固了吴军之后,袁耀便率诸将,引两万大军来攻王朗。</P>
大军临城,严白虎看着城下军容严整的敌军,又想起了被袁耀支配的恐惧。</P>
王朗见状对严白虎笑道:</P>
“白虎将军,你莫要紧张。</P>
袁耀兵多将勇不假,可我会稽城池坚固,将士用命。</P>
就算他拼命来攻,也攻不上来。”</P>
严白虎倒不像王朗那般乐观,他苦着脸对王朗说道:</P>
“景兴(王朗字)大人啊,你有所不知。</P>
那袁耀奸猾得很,他仗着自己有点好名声,惯会使攻心之法。</P>
我那吴城也很坚固,却被袁耀用攻心诡计策反了守城士卒,这才让我一败涂地。</P>
如果他这次故技重施,我们该如何是好啊?”</P>
“故技重施?</P>
呵呵...想用攻心之法夺我会稽,那袁耀真是小看我王朗了!”</P>
王朗轻抚胡须,面露微笑,显然对自己极有信心。</P>
严白虎之所以中了袁耀的攻心计,那是因为他是个大老粗,根本不懂智谋,也不知如何反驳袁耀。</P>
他王朗可不一样,自己乃是经学大家,饱读诗书、博古通今。</P>
如果袁耀想要策反自己的士卒,自己保证能引经据典,将袁耀驳斥得体无完肤。</P>
王朗抚须笑道:</P>
“既然白虎将军怕袁耀的攻心计,我就与他斗上一斗。</P>
也让将军看看我王朗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