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没曾想自己儿子突然问起皇帝后宫之人,戒备心顿起:“为何如此问?你莫不是看上她家的哪个女子,这可不成,她……”</P>
她咽下嘴边的鄙夷,望着自家儿子认真道:“哀家对儿媳的门第样貌并无要求,但有一点,她家中亲人品德需得一等一的好。娶妻娶贤,若是娶了个家里人心眼多的,恐怕腌臜事少不了。”</P>
就差没直接点名说汤贵妃心眼多了。</P>
“母后想哪儿去了?只是此次出去,路上听了些汤贵妃的事,便想打听一下贵妃和二皇子之事。”</P>
“你听到什么,无论好坏,都得藏在心里。你皇兄喜欢,你也便不好干涉。”</P>
“后宫佳丽众多,姿色貌美者甚之,皇兄为何如此喜她?”</P>
太后扯了扯嘴角,不知如何向儿子解释媚者自有留住男人的手段,半晌才道:“许是有法子让你皇兄着迷吧。”</P>
宋楚渝想到汤贵妃的出身,隐隐察觉到什么,也不再纠结此事,又问:“母后在后宫多年,可知汤家兄妹感情如何?”</P>
“感情极好,虽不合规,但你皇兄还是应允她兄长时常来探。”</P>
“那二皇子与汤庆易感情如何?”</P>
二皇子宋廷烨年方九岁,正是少年初长的年纪。</P>
提到二皇子,太后又叹了口气:“他们甥舅感情自是很好,烨儿许是承了他舅舅在曲赋方面的天资,在曲赋方面颇有所得。”</P>
在诗书礼易辞方面却怎么学都学不明白。</P>
宋楚渝心中却有七八分明了了。</P>
“听说汤贵妃又有孕了,前些时间汤庆易可经常进宫?”</P>
“为何如此问?可是有何不对?”太后心中起了疑虑,“他兄妹二人相见不挑时日,哀家又不可能时常盯着。”</P>
宋楚渝却不回答,只问:“皇兄要晋封汤贵妃?”</P>
太后默了半晌:“再晋封,要么皇贵妃,要么皇后。你皇兄在烨儿出生时就破例封了汤庆易国舅之号,此次晋封,恐怕是要借着有孕之名奔着皇后位子去。但你放心,此事若有苗头,哀家必会想法子摁下。一国之后,不容有失。”</P>
宋楚渝自是明白这道理,但他想的却是如何揭穿汤家兄妹之事又不伤皇家体面。</P>
二皇子血脉恐已混乱,只怕汤贵妃腹中孩儿,也……</P>
“你到底听说了什么,汤家兄妹可是有何不对?”太后见儿子神色莫名,也觉察出些异样。</P>
宋楚渝不想太后担忧,只道了句:“无事。只是好奇罢了,皇兄登基多年,除了多年前的……也就只有二皇子一个儿子了,现在再添一个,自是替他开心。”</P>
太后眉心跳了跳。</P>
“母后可知当年皇后宫中的江信后来去了何处?”</P>
“江信?”太后许久未听到此人名字,想了许久脑海中才显现出此人样貌,“他是你皇兄旧府之人,后来你皇兄继位,他便做了内侍总管,没两年说是身体不好,辞了宫中职务,就没见过踪影了。”</P>
“你问他做甚?”</P>
“没什么。”宋楚渝却不再问了。</P>
母子两人又聊了些家常,见太后面有倦色,宋楚渝便告退了。</P>
太后见自己儿子已经离去,便叫来了身边嬷嬷:“玉容,你派人盯着汤姝,再打听打听江信。”</P>
嬷嬷应下,又听太后道:“也派人看着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