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那一天,送行队伍很是庞大,从正安街到城门那一路,木叉子外全是送行或来看热闹的百姓。</P>
他们人挤着人,每一个人都在扯着嗓子说话,叽叽喳喳,嘈杂异常。</P>
但却没人觉得这吵嚷有什么不好。</P>
乌压压的行军队伍蔓延整整一条街,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尾。</P>
每一个人都穿着凛凛皮甲,手执弓箭或长刀,面容冷肃。</P>
队伍一点点前进,如蜿蜒的黑色长龙。</P>
薛淮云那日穿着一身铜色的盔甲,头戴盔帽,帽尖飘着如轻絮般轻柔的红缨。</P>
他骑在一匹高大的骏马之上,脊背笔直如松,眸光坚毅,整个人看起来异常英姿勃发,意气飞扬。</P>
这样的他自然吸引了围观百姓和各家娘子的注意,他们不禁猜测,这是谁家的儿郎,怎么这般俊俏。</P>
薛淮云并不知道别人猜测他的身份,他的目光在掠过一处二楼窗边时蓦而停住了。</P>
静静盯了半晌,随后他突然扬起唇角,恣意地笑了起来。</P>
阳光下,他的笑容似能比肩头顶的旭日,令人不禁看花了眼。</P>
有不少年轻娘子看到他的笑容红了脸,却不知这笑容是为一人而展开......</P>
随着队伍越走越远,这些肩负保家卫国的军人们便慢慢消逝在人们眼中。</P>
但人们依旧望着城门方向,大都沉默不言。</P>
那里面或许有他们的父兄,儿子,丈夫,女婿等等。</P>
他们背负着荣光和使命奔赴战场,在出发的那一刻,未来已前途未卜。</P>
而京城百姓亦或是整个大梁百姓都不知道大梁的军队是否能胜利。</P>
但他们心中都燃着胜利的期盼。</P>
期盼大梁军队能重创北胡,然后凯旋归来。</P>
......</P>
一个月后,离凉州府城十几里之外的一处山坳里,梁军正驻扎在此地。</P>
入夜,驻地最大的一个帐篷里,烛火通明,人影幢幢,在座皆为身形高大脸色严肃的武将。</P>
最上首是领兵大元帅周元周将军。</P>
他已四十多岁,正是壮年时,但他两鬓间已有几绺白发,眉眼间遍布着深刻的纹路,令他脸上多了几分风霜。</P>
此时他正看着前方斥候传递过来的情报,凝眉沉思不语。</P>
他的左下首便是高慕,与周将军不同,高慕的神色仍旧带着往日的淡然从容。</P>
而薛淮云坐在最靠近帐篷门口的地方,因他官职低,又资历浅,故只能坐在这个地方。</P>
帐内安静得落针可闻,每个人都凝神屏气,等着最上方的人发话。</P>
忽而,周元掀起眼皮,露出锐利的眼眸,看着在座的将领道。</P>
“诸位,请问你们有什么看法?”</P>
话落片刻,只见薛淮云左前方年纪跟他差不多大的少年将领忽而开口道。</P>
“元帅,如今府城的梁军和百姓都被北胡人围困在城内,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都有北胡人在攻城,但北胡以骑兵为长,骑兵适合在平地发挥作用,攻城并不是他们的长处。”</P>
“因此他们必感到手忙脚乱,属下觉得不如趁他们不注意之时从后方包抄他们,这样说不定能一举击溃他们。”</P>
此话一出,众人都没有说话。</P>
少年说的这个法子其实是最常见的法子,从敌人后方突袭,是后来援军最容易想到的法子。</P>
“但你不能保证他们在后方做了防范!”</P>
有人忍不住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