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捡到文物,是该上交,还是该上交(2 / 2)

[谈到鼎我就不困了。]</P>

[有没有谁记得那个龙文赤鼎?]</P>

[好好好,这也是谈到了秦武王了,是吧。]</P>

[谁叫他那么任性,非要和孟贲比力气大,任鄙都劝了那么多次,还不听。还非要装13,想举着鼎走几步,结果被鼎给砸断了腿,当晚就没了。]</P>

[怎么能这么说,秦武王也是为了彰显出秦国的威仪和厉害啊!]</P>

[听说后面孟贲还被诛族了。]</P>

[龙文赤鼎是九鼎之一的雍州鼎吗?,那秦武王举过,不就证明九鼎是存在的,而且史记也有记载,怎么就是虚构的?]</P>

[这个是不是真的也有很多人在争论,谁知道呢。]</P>

[举前你是心高气傲,举后你是生死难料。]</P>

[传说?好好好,这也是上升到不太可能真的了。]</P>

春秋战国</P>

“大王您可以万乘之躯,不可轻易冒险啊。”任鄙劝告道。</P>

嬴荡自然看到天幕说他会因举鼎而亡,心中也有计较。</P>

嬴荡道:“你举不起来,难道寡人也举不起来吗?”</P>

嬴荡说着,上前一步将龙文赤鼎举了起来,高度还比孟贲举时还高些,随后嬴荡刚想走一步,脑海中顿时想起天幕上的字,遗憾的放下了。</P>

举鼎也要有命才行。</P>

任鄙顿时马后炮开始夸赞嬴荡,给嬴荡夸的心花怒放。</P>

【太阳神鸟】</P>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为商周时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P>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P>

[这个直到现代也很难想象出那个工具落后的商朝是如何造出这么纤薄的艺术品。]</P>

[0.02,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和纸一样薄,可能比纸都要薄一点。]</P>

[这样我想汉朝那件直裾素纱襌衣。]</P>

[太阳神鸟的成语是金乌负日,金乌负日是古人对太阳东升西落的一种猜测,古人认为是一只名为金乌的鸟,每天背着太阳出来,又背着太阳离开,这彰显出古人对太阳早就有所了解和猜测。]</P>

[“太阳神鸟”含有的历法等科学知识就体现在它的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上。</P>

“太阳神鸟”中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分别是4和12,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们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每只鸟对应3个月牙,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恰好说明每只鸟代表一个季节(3个月),4只飞行的神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P>

也说明古蜀人已经有了四时的概念。它内层的12道旋涡状光芒,既像一根根象牙,也像一轮轮弯月,表示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4只飞鸟与太阳及12道月牙运行的方向相反,也形象地显示出岁月的流逝,四季轮回、年年月月周而复始。]</P>

[我靠,这么牛逼的吗?给商朝那位大佬跪了。]</P>

[请商朝那位大佬接受我的膝盖!]</P>

[我能当他儿子学那门艺术吗?]</P>

[你要真学到了,你就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P>

[那件衣服我知道,它由精缫的蚕丝织造,以单经单纬丝交织的方孔平纹而成,丝缕极细,轻盈精湛,孔眼均匀清晰,通身重量仅49克,可谓轻若烟雾,薄如蝉翼。]</P>

[后面那件衣服不是被烧了吗?我们复制结果还是重了很多。]</P>

[只能说古代的技术也有我们现代复制不来的。有时候也真的很难以想象出古人怎么造出那件衣服的。]</P>

[我记得重似乎是因为我们的蚕养的太好?胖了,导致吐的丝就重了很多,所以做出来的也就重了。]</P>

[专家为此可是还专门研究了一种饲料控制蚕的重量,蚕真的会栓q的,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结果整这玩意。]</P>

[其实,素纱襌衣原本有两件,只不过另一件遭到损坏已经失去了价值,而现如今只有一件可供人们观赏。]</P>

[太阳神鸟是我们古蜀的!!!]</P>

汉朝</P>

长沙国</P>

辛追夫人看到天幕上图片是自己的衣服,一时间有些惊讶。</P>

她还真没料到自己的衣服会被人……</P>

她的墓被盗了!!!</P>

辛追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顿时气的呼吸不畅了。</P>

远在异时空的嬴政深表同情和共情。</P>

难兄难妹的,都被后世给盗墓了。</P>

这群后世之人也真是不敬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