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1 / 1)

“这几年看似风平浪静, 但西方之国,始终敌我华夏之心不死,暗中摩擦与争端,每日剧增。”“尽管有我们这些老东西在支撑着,但年轻一辈,仍需不忘国耻,时刻警惕,万不能让百年前的国难再度发生!”古渊文深吸一口气,随后面庞也流露出一抹忧色:“慕容兄说的很有道理。”他知道。如今华夏虽然是太平盛世。但暗地里,却是暗潮汹涌,危机重重。毕竟泱泱大国,一旦崛起,必定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西方之国,又怎会让他们轻易实现目标?!“一切都需小心为上。”几名教授相互对视一眼,十分默契的点了点头。随即沉默下来,不再继续往下讨论。而大厅之中。一众青年作者,都在绞尽脑汁的思考着。但却罕见的有人落笔。写词可比写诗要难的多。更何况,慕容山教授出的题目还这么难。这让大家都有些不敢动笔。不过。江晨却是一个例外。当从慕容山口中听到宋思清故事的时候。他心中就缓缓的浮现出了一个古代才女的名字。或许是由于记忆的牵引。让他突然之间想起了很多年轻时候的事情。读书时期,台上老师的敦敦教导。以及那一首首曾经苦读背诵过的诗词。他提起笔,在纸面上,缓缓的写下了三个字。声声慢。.......卓疏桐正思索着。眼角的余光却突然发现江晨已经提起笔,在纸面上写了起来。她眉头一蹙。这家伙的动作又这么快?难道他不用思考吗?她抬起头,想看看江晨在写什么。却发现,纸面上的标题,只有三个字:声声慢!而题下,则是一大堆看不懂的内容:识相时旧是却,心正伤,也过雁。急风来晚,他敌怎,酒淡盏两杯三,息将难最,候时寒还暖乍,戚戚惨惨凄凄,清清冷冷,觅觅寻寻。.......仅仅两三分钟的时间。江晨已经写完,把笔放了下来。继续品着许梦瑶递过来的温茶。卓疏桐轻轻的摇摇头。这家伙。又写了一些狗屁不通的东西。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不过。这一次,她却是懒得再继续说什么。江晨的脸皮太厚,说他也没用。还是等会儿把他灌醉之后,再想办法吧。很快。二十分钟过去。这一次, 上交到主席台上的词作却是寥寥无几。总共也就十来篇。江晨这桌。只有卓疏桐跟蒋方书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了一首完整的词,最后上交到主席台上。或许是上交的人太少。这一次没必要再分批阅卷。几个老教授直接把收上来的词,分成数份,流传阅卷,打分。仅仅五分钟后。结果就被统计出来。宣布结果的依旧是古文渊:“这一次的题目比较难,没写出来的作者也不要灰心。”“大家只要时刻谨记历史的教训,莫让国难再次降临就好。”现场响起一片掌声。而后,他也开始揭晓,这一轮的最终获胜者。“所有的词,我都看了,很遗憾,这一轮,只能评选出一首合格的。”“就是卓疏桐写的《离别之愁》。”闻言。有的人羡慕,有的人则暗暗叹气。看来。他们刚刚苦思冥想的词作,全都没得到教授们的认可。“愁云淡淡,细雨绵绵,夜长人静难眠。独倚危楼,满目皆是凄然。泪眼迷离,憔悴不堪心境,寂寞无边。望远方,思国恨,泪湿罗衣点点。”“往事如烟如梦,玉笛声声,吹彻夜寒人静。梦里相逢,醒来却是空幻。守着窗儿发呆,闲愁万缕难剪,又怎堪,更听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