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哭嫁(1 / 2)

如果在省外,出现一个身着苗族服饰的人,会被人们看稀奇。</P>

但在眼前,他们成了正常的。</P>

反而,江山却是异常的人。</P>

村长介绍了江山,主人家便客气地将江山请了进来。</P>

坐下来,先喝上三杯酒。</P>

族老的主持下,哭嫁的歌声就响了起来。</P>

出嫁的女孩,十八九岁。</P>

在外界,这个年龄是学生。但在苗族,这个年龄出嫁正合适。</P>

超过了二十岁,那就是大龄待嫁女了。</P>

江山坐下来时,那女孩看了江山一眼,随后随唱了起来。</P>

哭嫁,是苗族特有的风俗,从古一直沿袭至现当代,它通过哭唱的方式,将姑娘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细腻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P>

婚前半月至一月,新娘即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等。</P>

哭唱的内容多为哭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秭妹别离之情、骂媒人,及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等。</P>

乡邻则以劝嫁为主,内容以贺新婚、夸新郎、互祝愿、道吉祥为主。</P>

哭嫁歌的格调新颖,哭词长短成句,贬褒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之作,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其文词巧妙,寓意深刻。</P>

为啥要哭嫁?</P>

主要理由有两个。</P>

第一个理由,是为了感恩。</P>

即将远嫁他方,新娘首先想到的是要与亲人离别。通过哭嫁,新娘可以怀念过去,感念亲情。</P>

第二个理由,是为自己的前途担忧。</P>

结婚后,新娘不再是娘家的女儿,而是婆家的媳妇,这种角色的突变,必然会对女性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和负担,她们需要通过某种途径消除紧张情绪。</P>

“哭嫁”正好为其提供了一个合理有效的途径,女性在哭嫁仪式中被赋予话语权,她们借此机会宣泄情感,卸掉角色转换时的压力与重负,为接受新的角色作心理准备。</P>

女方忙着哭嫁,男方也要为婚礼做许多准备。</P>

结婚前一天,男方会把结婚用品送到女方家中。这些迎亲礼中,有一张又大又厚的糯米粑粑,它是用25斤到30斤的糯米面做成的,寓意着婚后新郎新娘团团圆圆,丰衣足食。</P>

江山坐着的身后台子上,就放着一张大的糯米粑粑。</P>

屋内集了一大堆的女孩,都在哭唱着。</P>

江山感觉到,她们怎么一点都不伤心?</P>

那唱歌,就像聊家常一样,你一句,我一句。</P>

其实,在苗族,唱歌也就是聊天!</P>

今天,是娶亲的日子。</P>

男方的人到了。</P>

这更让亲人的不舍,哭的是稀里哗啦的。</P>

这边哭着,那边,有人去拦人了。</P>

屋外的人,一下子走了一大半。</P>

留下的就是新娘的家人。</P>

按照规定,娶亲者到达女方村寨时,会有很多妇女伸出竹竿拦住去路,要与娶亲者对歌。</P>

每对完一首歌,娶亲者都要拿出礼物给这些妇女,她们才会收回竹竿让路。如此走一段,对歌一次,反复数次才能到达新娘家。</P>

在此期间,娶亲者还要防止新郎被妇女们抢走,因为如果新郎被抢走,她们就会把新郎藏起来,阻止新郎按时娶到新娘。</P>

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出去看热闹了。</P>

没有人陪着江山,反山让他自由多了。</P>

江山便兴趣的去观看了娶亲的热闹。</P>

男方的家,离这个寨子不远。就在隔壁一里远的村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