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奶为何会给自己起沈嘉琪这个名字,会说话后,小嘉琪也曾问过她阿奶。</P>
阿奶回忆着说,在早年,他们居住在大顺朝边境的一个村落。</P>
那时,边境地区战乱频繁,地里的庄稼还未成熟便在战乱中遭殃。</P>
村民们的生活朝不保夕,充满了不确定性,各村都结伴逃离那个战乱地区。</P>
都说故土难离,离开也是情非得已。</P>
李婆子与娘家人当时都跟随各自同族离开了故乡,逃往不同的方向。</P>
沈家人与同村同族的人一起,逃难近半年光景。</P>
中途好些城池都不接收他们这些难民。</P>
两个老人也因为忍饥受饿,奔波劳累,身子骨拖不下去后撒手人寰。</P>
他们和大哥一家好不容易逃到京城外。</P>
好在这里达官贵人多,朝廷也颁发了安抚流民政令。</P>
先是有贵人们在城外施粥,半月后又安置他们这些难民。</P>
让他们分散,以佃农的身份去往京郊各处庄子。</P>
李婆子家和沈大爷爷家就此落户到了杏花村。</P>
这场劫难也导致阿奶与娘家人失散多年。</P>
这些年阿奶在京城做稳婆,闲暇之余没少打听,却一直没有音信。</P>
阿奶始终忘不了她的父母和弟弟弟媳,还有她两个侄儿一个侄女。</P>
娘家人一家七口,就给小嘉琪起了这个名。</P>
小嘉琪这才了然,不识字的阿奶给自己起的名应该是“家七”吧?</P>
“琪琪,跑慢点,小心摔着。”</P>
身后沈甜甜的声音响起,还掺杂着大弟沈万山的说话声,“琪琪姐姐等等我。”</P>
小嘉琪回头看看胖乎乎的大弟。</P>
沈家这几年收成不错,不缺吃少喝,大弟又是个贪嘴的,把自己吃的活像大包子。</P>
好想揍他!</P>
可是大弟很乖,很听她的话,整天琪琪姐姐的叫着,让小嘉琪不好意思下手。</P>
伸手不打笑脸人。</P>
大姐沈甜甜以长姐自居,今年已有十一岁,对他们几个小的很是照顾。</P>
二姐沈盼盼是个没有自己想法的小姑娘。</P>
九岁的年龄比小嘉琪高出不少,却还是和弟弟一样跟着小嘉琪跑。</P>
今日春分,她们几个是来这杏花树林采杏花的。</P>
这一大片杏花林是村里共有资源,不知为何这里的杏花树结出来的果子又酸又涩。</P>
好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杏花绽放,美不胜收,倒也成了村里的一景,能吸引一些踏春游客。</P>
头脑灵活的村民还会在一旁搭个凉棚,摆上桌椅板凳。</P>
出售茶水,绿豆汤,还有自制的杏花饼,杏花蜜。</P>
既能给游客提供歇歇脚的场所,又能赚点零用小钱。</P>
洁白如雪的杏花挂满了枝头,微风拂过,杏花如雪般飘落,形成美丽的花雨。</P>
小嘉琪看到前面有一群赏花的游客,就收住了脚步,转身跑回到两个姐姐身边。</P>
“琪琪你看,好漂亮的杏花啊!”</P>
沈盼盼指着枝头上花团锦簇的杏花说道。</P>
“是啊,大姐姐,我们采一些回去,让阿奶做杏花糕吃。”沈万山舔了舔嘴唇。</P>
这小吃货!</P>
沈甜甜看着弟弟妹妹们开心的样子,心中也是满腔热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