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帝王的无奈,谁知晓(1 / 1)

蒋瓛并不认为朱允熥做错了。朱允熥叹了口气,“是啊。”“不过……臣有一事不解,不知能否请陛下解惑?”蒋瓛询问道。朱允熥嗯了一声,“问吧。”“您的神机营,有那么厉害的火器,您为何不直接拿出来镇压江南集团,而是依旧还要谋划?”蒋瓛询问道。马克沁重机枪的事情,蒋瓛当然也是知道的。闻言,朱允熥笑了。“你是在心疼你杀的那几个亲信吧。”蒋瓛赶忙拱手,“臣不敢。”当然心疼啊,那可是过命的兄弟,我总共也没几个啊,这一下就杀了三个。“你是不是觉得,有能力镇压一切的帝王,就要行霸道,而没有能力镇压一切的,则就只能行中庸之道?”朱允熥坐了下来,坐在了石桥上。“臣不敢窥测圣意。”蒋瓛回答道,不过蒋瓛也确实是好奇。朱允熥干嘛不直接把那什么马克沁重机枪带往江南,还非要调兵,耗费人力物力。“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吗?”朱允熥又问。蒋瓛吓得赶紧跪下,“臣……臣没有窥测神器的意思!”这话不会是在试探我吧?听了这些话,我不会就要死了吧?这池塘下面不会就藏着刀斧手吧?“所谓帝王之道,就是操纵人心之道,会操纵人心,才配争夺天下,才配主宰天下,不是霸道,亦不是中庸之道。”朱允熥摇了摇头。蒋瓛咽了咽口水,“啊?陛下,纵观史书,不论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不都是行霸道亦或中庸之道吗?”朱允熥笑了,“秦始皇很霸道吧,一人威压天下,压得六国抬不起头,天下无双。”蒋瓛点点头,“是的。”“那结果是什么呢?祖龙死,天下崩!他被史书骂了上千年。”朱允熥笑着说道。蒋瓛一愣,“呃……”“再说中庸之道,无非就是要个文武平衡,稳定发展,那又能有多大成就呢?守成之君而已,开疆拓土不多,王图霸业就那样。”朱允熥继续说道。蒋瓛瞥了眼郝有钱。卧槽,这家伙把耳朵堵上了?完了,那这些话不就只有我一个人听到?这不会是真针对我的吧?听完就要死了?“陛下,臣能不能不听?”蒋瓛欲哭无泪,这帝王之道,我不想听啊。朱允熥摆摆手,“朕又没怪你,朕在跟你解惑,你认为朕的神机营很强大,朕却不动他们,你不能理解对不?”“是……”蒋瓛点点头。朱允熥又问,“你认为强大武器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开疆拓土!”蒋瓛回答道。朱允熥摇头,“不,武的本质是止戈!”“止戈?”蒋瓛一愣?朱允熥嗯了一声,“你说朕如果把马克沁重机枪拉上战场,那确实所向披靡,但是那样的话,朕还要军队干什么?朕只要有神机营不就够了?到那时,天下将领和士兵都会反朕,因为朕吃肉,连口汤都不给他们喝。朕堵了天下士兵和将领的上升之路,他们都不会再支持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所争不过一个利益二字而已,就像是江山,朕给他们爵位,给他们荣华富贵,所以他们支持朕,这就是利益的交换。”蒋瓛还是不懂其中的门道啊。统治天下,哪有表面想的那么简单?帝王的无奈,谁又能懂?“那您可以把马克沁重机枪什么的分给其余军中一点儿啊。”蒋瓛说道。朱允熥呵呵一笑,“那你怎么确定,下一秒那马克沁重机枪不会对着朕?”这一句话,把蒋瓛给吓到了。“陛下,天下将士都是忠于您的啊,领兵的可都是淮西啊。”朱允熥这句话,是在猜忌淮西吗?“蒋瓛啊,你要知道,人心都是会变的,朕把马克沁重机枪分了出去,你觉得朕的江山还能安稳吗?这件黄袍能披在朕的身上,又何尝不能披在你的身上?假设你握着天下八成的兵权,朕再分你十挺马克沁。你心里就会觉得,这个江山也未必不能姓蒋,赵家坐得,朱家坐得,为什么你蒋家坐不得?”朱允熥这话吓得蒋瓛连忙磕头,“陛下,臣没有僭越之心,臣就想好好辅佐陛下,精忠事主而已啊。”“朕就是打个比方而已,马克沁重机枪是绝对不能分出去的,也绝对不能拉上战场,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上战场,而是威慑!手上没剑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只有朝廷有能力镇压一切,这个朝廷才会稳定,外人才不敢窥测神器,懂了吗?”朱允熥拍了拍蒋瓛的肩膀,示意蒋瓛别磕了。此时的马克沁和核武一样,作用是威慑,而不是使用。蒋瓛额头已经磕出血了。“陛下,那您把马克沁分出去,子弹控制在手上不就行了吗?到时候,天下将士都可以少死很多人的。”蒋瓛又道。朱允熥摇摇头,“不行,因为朕要他们死。”“为……为什么?”蒋瓛不明白,明明朱允熥有少死人的办法,为什么不用。“马克沁重机枪一但架在战场,还有三军将士什么事?这军功又怎么算?军功要拿命搏,马克沁重机枪分下去,将领没意见了,可是将士们会有意见。他们都闲下来了,军饷照发,他们却不付出代价,饭饱思淫欲,他们就会去生孩子,到时候人口就会暴涨,而大明的生活保障还跟不上,会拖累大明的进步。”朱允熥长长叹了口气,又何尝不知道马克沁就是真理呢?“陛下,谁有意见,您杀谁不就行了?”蒋瓛说道。朱允熥呵呵笑道,“你这么想,所以你永远碌碌为为,永远成不了大事。”“请陛下赐教。”蒋瓛确实不明白,干就完了呗。“朕确实可以杀,谁反对朕,朕就杀谁,马克沁的威压下,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朕就已经失了人心,懂吗?强大的火器,虽然可以威压一切,但你要知道,人心才是统治天下的根本,武器只是辅助,得人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