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老人家吃了一碗南瓜粥,又吃了两个包子,要不是秦妈妈怕她晚上积食,不让她继续吃,她怕是还要再吃一个包子。</P>
青芝见老太太喜欢,便试探地问道:“老太太要是喜欢,不若明儿早上接着吃?”</P>
老太太高高兴兴地应了。</P>
其实这些日子韩佳茗时不时就吩咐青芝往松鹤堂送吃的。</P>
老太太每次都是高高兴兴的吃了,看得出来她喜欢吃幽兰院送去的吃食,但她老人家却从没主动要求过什么。</P>
送去她就吃,不送她也不会不高兴,甚至可能还特地交代过下人不许过来使唤韩佳茗。</P>
这样的老人,让人怎么能不喜欢呢?</P>
一听说老太太明早还想吃,她就吩咐青芝:“那你明早早点把粥煮上,炖烂乎点儿。”</P>
青芝脆声应了。</P>
……</P>
徐嫣然的酒楼开张了。</P>
韩佳茗花了几个铜板,让一个老乞丐送去了一份贺礼。</P>
老乞丐办事相当靠谱,趁人不注意,在徐嫣然的“来客”酒楼的墙面上贴了五六张红色的纸。</P>
纸上写着八个字:东施效颦,越效越贫。</P>
本来今天过来吃饭的人就是冲着大食堂的味道来的,大食堂那边排不上号就退而求其次来了这儿。</P>
虽然酒楼的装修比大食堂高了不知多少个档次,可菜价也贵啊。</P>
贵也就算了,味道还不如大食堂。</P>
虽然也好吃,可让吃的人觉得自家也能做出这个味道来。</P>
大食堂的味道是自家做不出来的。</P>
众人吃的心里窝火,但因为知道这酒楼是徐三爷的妹妹,徐家的五姑娘开的,大家虽然不满倒也不敢表现出来。</P>
因此看着酒楼不算低的入座率,开业第一天的生意还是可以的。</P>
徐尚书知道女儿酒楼今天开业,特地带了一帮同僚过来,大概有十五六个人。</P>
户部离此处不远,这些大人们便选择了走过来。</P>
徐尚书被人众星拱月地簇拥在中间,曾祥学在他身侧,语气酸溜溜地道:“徐兄儿子一个个都有出息不说,如今闺女也这般能干,快跟我们说说平时都是怎么教养的?”</P>
“是啊,徐大人快说说!”</P>
“我家那臭小子马上就十八了,读书读书不成,生意上也是一窍不通,可愁死我了。”</P>
“我家闺女和侄女同岁,也是刚刚及笄,可还跟个孩子一样,她娘教她打理铺子,她拨个算盘都拨不利索。”</P>
……</P>
徐尚书满脸春风得意,可嘴上却谦虚道:“我天天早出晚归,哪有心思管他们。开铺子这事啊,靠的是运气,他们能有什么能耐?”</P>
“我家那臭小子,你们又不是不清楚,那就是个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主儿,以前也没少折腾,要真有本事,还能等到现在?”</P>
“倒是我这闺女……”徐尚书捋着胡子,满脸笑意:“从小就乖巧聪慧,因是女儿家,平日里也没让她接触铺子上的事。这不是及笄了,才想让她历练历练,日后嫁人了管理中馈也不至于什么都不懂。”</P>
“原也没指望她真能把酒楼开起来,没想到她倒给了我一个惊喜。”他看向刚刚吐槽女儿算盘拨不利索的同僚,“回头你让侄女儿常来找她玩,让她教教就是。”</P>
“那敢情好!”</P>
一群人说说笑笑地就到了酒楼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