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在世时,本将军曾随先皇一起出宫体察民情,当时先皇便已属意赵睿为储君。”</P>
顾烨的话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上炸开,大臣们窃窃私语起来。</P>
“安静!”顾烨大声喝道,“先皇的旨意便是天意,我等应当遵从。”</P>
此时,一直沉默的三皇子开口了:“大将军,空口白话难以服众。若赵睿当真活着,何不将他寻来?”</P>
“三位皇子不觉得愧对先皇吗?先皇守护的江山,被你们搞的乌烟瘴气。</P>
你们在争名夺利的时候,睿郡王在边境帮我抵御外敌,浴血奋战。</P>
你们置国家置边境于不顾的时候,睿郡王四处奔波,筹集粮草。</P>
如果不是他和倩。。有志之士众志成城,你们以为你们还能好好的站在这里?</P>
如果不是我们打退秦国军和外族人,你们以为大周还会在?你们就是大周的罪人!</P>
来人!去请睿郡王和卓郡王上朝!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储君之风。</P>
卓郡王小小年纪一样上战场拼死杀敌!</P>
你们呢?卡着军粮不发放,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你们不配为天下之主!”</P>
顾烨一句话,朝堂上炸了锅,三位皇子的拥护者纷纷指责顾烨。</P>
顾烨的话音落下不久,赵睿和赵卓便来到了朝堂之上,胡大海和胡安紧随其后。</P>
他们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眼中透着坚定和沉稳。</P>
大臣们看到赵睿和赵卓,顿时喧哗起来,尤其是看到先皇的首领太监胡大海手捧锦盒紧随其后。</P>
而三位皇子则面色各异,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赵睿和赵卓竟然还活着。</P>
没想到失踪的胡大海竟然去寻了赵睿,怪不得翻遍京城也找不到他。。</P>
赵睿走上前,向顾烨行礼后,转身面对众人,声音洪亮地说道:“我赵睿今日归来,只为讨回公道。父皇之死疑点重重,我定要追查到底。”</P>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震撼。赵卓也紧接着表态:“我愿与皇兄一同查清真相,还父皇一个公道。”</P>
顾烨看着赵睿和赵卓,心中暗暗点头。他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大周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局面。</P>
胡大海手捧锦盒向前一步:“咱家给三位皇子见礼了。”</P>
“胡大伴,你这段时间去哪了?”</P>
“禀三位皇子,咱家奉先皇之命,送传国玉玺给睿郡王。”</P>
“你胡说!分明是你偷走传国玉玺,还在这里信口雌黄!</P>
来人,把这刁奴拉下去!乱棍打死!”</P>
五皇子暴怒,大声呼唤金吾卫。</P>
等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有进来。</P>
“来人!把所有的门户打开!”顾烨忽然大声说道。</P>
宫殿的门同时被打开,所有的人都看向外边,顿时大惊失色。</P>
门外密密麻麻的站满了神军营将士。</P>
金吾卫一个不见,全被控制起来了。</P>
蔡忠心定了,他挥臂大喊:“先皇遗命,睿郡王即位,他德才兼备,心怀天下。</P>
是我朝之幸,百姓之幸啊!”</P>
中立者不再怀疑,胡大海对先皇忠心耿耿,他断不会假传遗旨。</P>
赵睿本不是拖沓的性子,此事越速决定越好。</P>
他没有纠正蔡忠的说法,他心里自有定论。</P>
“来人!把三位皇叔伯请回各自府中。”赵睿开口说道。</P>
大皇子挣脱钳制,快速跑到赵睿面前:“皇侄,我一向感激太子,我愿归顺皇侄,愿把手中兵权交于皇侄。</P>
我还知道太子被害内幕,如果皇侄想知道,我会全部告诉你。”</P>
赵睿冲大皇子抱拳行礼:“多谢皇伯父。”</P>
赵睿的一句皇伯父让大皇子的心落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安全了,一个富贵王爷妥妥的了。</P>
三皇子五皇子面如死灰’,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参与了太子被害一事儿。</P>
没办法,成王败寇,愿赌服输。</P>
赵睿迅速的接手了朝廷事宜。</P>
他在顾烨和蔡忠等人的帮助下,迅速的稳定了朝局。</P>
他睿智果断的处理事情,下达一系列的抚民政策,旨在安定民心。</P>
朝廷在他们的努力下慢慢的运转起来,慢慢的恢复正常。</P>
赵睿开始调查太子被害一案。</P>
事情不弄个水落石出,日后赵卓登基,会有许多的隐患。</P>
事情渐渐的的明了,事情真相也慢慢的浮出水面。</P>
昌兴帝掌握了一手证据,大皇子也提供了线索。</P>
三皇子投毒嫁祸太子,秦皇后令人趁机火烧太子府。</P>
执行之人就是秦皇后的哥哥秦侍郎。</P>
秦皇后已经被大皇子杀死,赵睿下令把她的棺钵从皇陵迁出,抛尸荒野。</P>
秦侍郎满门抄斩,三族之内十岁男丁免罪。</P>
十岁以上流放,女子卖去官署。</P>
三皇子被赐毒酒,甘贤妃被赐白绫。</P>
三皇子舅家被抄家流放,遇赦不赦。</P>
三皇子五皇子的拥护者抓的抓,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P>
五皇子没有直接参与太子被害一案。</P>
他甚至是不知道母后为他做的这一切。</P>
被贬为庶人的五皇子大彻大悟,进了寺庙剃度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名僧,立地成佛。</P>
事情上了正轨,太子的事情也大白于天下。</P>
又有先皇的遗言,蔡忠为首的大臣们全部请求赵睿择日登基。</P>
“众位大人的意思我明白,我无意于皇位。</P>
我皇弟赵卓,聪惠睿智,心怀大义。</P>
他这些时日的表现你们也有目共睹,他最适合登基为帝。</P>
众位大人去准备就好,我意已决,不会更改。”</P>
众大臣看赵睿主意已定,顾大将军也没反对,也就接受了这个决定。</P>
赵卓也很优秀,只是年岁尚小,众臣希望赵睿能辅佐新帝到亲政,赵睿答应了。</P>
八月十八,黄道吉日,十岁的赵卓登基为帝,是为隆庆帝,改国号为隆庆元年。。</P>
隆庆帝登基第一件事儿就是废除苛捐杂税。</P>
第二件事儿就是开恩科,广纳人才。</P>
第三件事就是封赏有功之臣。</P>
温暖的名字在朝堂上被提起,温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P>
顾烨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封一等国公位,世袭罔替。</P>
赵睿被封睿亲王,摄政王,赐王府,丹书铁券。</P>
温暖,抗外敌有功,被封为神武将军。</P>
李长青被封游击将军,李小山,葛众望等人皆有封赏。</P>
李王氏抚育儿女有功,被封为三品宜人。</P>
李长贵被封员外郎,程秉文治理地方有功,被任渡门县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