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军机(1 / 2)

犁汉 痴人陈 2296 字 5个月前

太武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晨日末,东阳亭。</P>

泰山军已经有六个军渡过了洛水,挺入战场最深的是张南的捧圣军,他们的哨骑已经接触到了袁军,并成功遮拦了敌方的交通线。</P>

而跟在捧圣军之后的是广武军的李武。</P>

广武军为十七禁军的一支,是以当年李武统辖的铁甲军为核心扩编而成,其军编制满编,军中多渤海、平州、辽东三个郡的子弟,有战兵武士四千六百三十人,其中金牌武士十八人。</P>

广武军是比较后面一批从冀州调入到京畿的,无论是人员士气还是战备都是比较处在顶峰,都有一番心气。</P>

这一次他随在捧圣军后面过河,就是要作为捧圣军后面的二梯队。</P>

而在广武军的西面一点的位置,是郭默的豹韬军,他们是和捧圣军差不多前后脚赶到东阳亭这边的。</P>

到了之后,郭默就带着豹韬军占据了东阳亭的西面,目的就是作为捧圣军的右翼。</P>

这倒不是郭默多么高风亮节,而是战前布阵就是这么布阵的。</P>

而在郭默军阵之后的则是谢弼的魏博军,也是过河六军中唯一一支二线军队,但没人敢小觑他们。</P>

而魏博军上下们也有足够的心气,其阵军旗招展,士气如宏,战声不绝,就如同一头渴望战斗的雄师,要将敌人撕碎。</P>

他们在东阳亭的西北面,主要任务就是控制着洛水的渡口,并遮护大军的西面通道。</P>

这是靠近东阳亭的四个军,总人数在两万上下,其中骑军数量就有三千,正分布在这片战场附近,不断兜杀着袁军的哨骑。</P>

而在东阳亭的东面,还有两个军,他们是最后一批过河的,两军分别是魏舟凤翔军的和张达的雄武军。</P>

他们这两个军都驻扎在一片巨大的森林边,保障着全军的东面。</P>

从这六个军的布置来看,在东阳亭这边的战线上,基本上就是以张南作为主力来抗线的,再从这六个军主将的背景来看,这六人几乎都是当年张冲林中老弟兄。</P>

张南、张达自不必说,都是大桑里张氏族人,而李武、谢弼,一个是当年杨茂手下的斗剑士,一个是被张冲从鬼门关拉回来的世家子弟。而魏舟和郭默,也都是军中老人,可以说此时在东阳亭战场的都是一水的元从派。</P>

这些人自然是军事经验丰富的,所以张冲才将张南作为东阳亭战场的本阵,因为其人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能让这些元从敬服。</P>

在这六个军陆续抵达后,东阳亭上的张南就开始调度各军阵,让六个军按照鹤翼阵来布置。</P>

此前,张南通过散出去的哨骑,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战场信息。</P>

目前来看,在自己前方的应该就只有敌军前护军一部,人数大概是在一万五千人上下,而在战场的左右两翼都见不到敌军的踪影。</P>

换言之,虽然就整个战争形势来看,他们泰山军的人数是处在劣势的,但就单说在东阳亭战场这一块,他们泰山军的人数却是占兵力优势的一方。</P>

而在过去的战斗生涯中,张南非常清楚当局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是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的。</P>

于是,张南才决定布下鹤翼阵。</P>

所谓鹤翼阵是兵法中八大阵型的一种,泰山军的军将们因为战场的历练和体系的教育,都熟练掌握这些军阵的布置。</P>

其中张南就特别爱布鹤翼阵,因为这是唯一积极进攻的,也是对敌形成包围圈而使用的。</P>

由他所在的本阵处在中间,然后将两翼拉长从左右两面合抄敌军,最后由本阵迫近,对敌军形成最终的合围。</P>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左右包抄的战术,但战术听着简单,其实对于各主阵的军将能力要求是很高的。</P>

因为在队伍行进中,只有保持严密的阵型才不会被敌军所趁。</P>

因为敌军也不是傻子,看到你合围过来,他就傻站着不动,必然是会从两翼突围的,所以泰山军的包抄过去的两翼方面军必须能挡住敌军的突围。</P>

而除了必须在行进中兼顾防守,还有能和其他方面的友军形成密切的协同,不然敌军就可能会从夹缝中突围。</P>

所以鹤翼阵是一个大家都听过,也学过,但绝少用过的军阵。但恰不巧,此时在东阳亭战场的泰山军六个军正适合完成这样的布置。</P>

这六个军都是久经贯战的老卒,能在行军中也保持一定的密度;而六个军的军主也各个熟稔鹤翼阵的优劣,知道该如何查漏补缺,相互配合。</P>

而更重要的是,各军都有足够的突骑,他们往来于各军之间,时刻将各军的位置情况汇报给各自军主。</P>

如此,在综合判断敌我情况,以及为了抓住有利战机,张南决定主动出击。</P>

此刻,在他本阵的东阳亭岗哨上开始缓缓升起一面“振鹤”旗,当看见这面旗帜后,驻扎在亭外的旗鼓也开始升旗,同时休息在各哨点的哨骑也纷纷上马奔向各自的军阵。</P>

广大的东阳亭旷野上,无数哨骑来往,他们呼喝:</P>

“中军令,布鹤翼阵。”</P>

得到消息的各军主纷纷开始调度麾下各营,开始缓慢变阵。</P>

这是战前的最后一次布阵,一旦各军开始出发,再想变阵就是千难万难了。所以其余五个军主都很明白,大战要来了。</P>

最先完成布阵的就是左翼的豹韬军,其中他们军主郭默的将旗已经开始向前移动,围绕在这面将旗下的是各色军旗,无数甲士的精光照亮着那片天空。</P>

再然后,右翼的雄武军也开始完成了变阵,他们在其军主张达的率领下,开始以大横阵直接前进。</P>

这种横阵的好处就是可以用一个较长的横面来拦截这个方向的敌军,缺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一旦敌军选择这个方向突围,此阵的纵深过潜,绝难拦住。</P>

所以张达已经和后方的魏舟说过了,如果敌军从他这个方向突围,他就在在后面拦截住。</P>

于是,在当天的巳日,泰山军这边率先做出了攻击态势,意合围张合军。</P>

……</P>

太武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巳日初,张冲本阵。</P>

此时距离泰山军前线出发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从平旦到隅中,泰山军剩下的八个军也完成了战场布置,东西之间横亘数里,到处都是泰山军的旗帜。</P>

此时,张冲正带着横撞将们沿着战线骑行,以观察各军的士气。</P>

和平日里穿的一样,张冲依旧是一身麻衣麻履,只是额头上绑着根黄巾带。</P>

他骑着爱马“踏白”,时不时的和一些阵前的吏士招手,很显然那些人认出了张冲。</P>

这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张冲并没有带自己的大纛,身后的横撞将们人数也并不多。</P>

但这些泰山军最基层的吏士就是认出了张冲,可见张冲的面孔是多为这些人熟悉。</P>

在一众山喊“万岁”中,张冲继续沿着阵线奔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