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定战(2 / 2)

犁汉 痴人陈 2199 字 5个月前

不过他写字倒是其次,看重的还是静心的这个效果,所以他常常将自己闭于私室,靠默经而度过了一个个艰难时刻。</P>

此刻,他就在为该不该择时与泰山军决战而犹豫不决。</P>

白日,他和一众幕僚们商议战事,对于是选择继续和泰山军对峙还是主动与泰山军邀战,幕僚们形成了两派建议。</P>

其中以郭诞为首的颍川士们都建议主动决战,理由是大军后勤补给已经到了极限,再往后拖己方是要崩溃的。而以辛评、邯郸商这些人的意思,觉得继续维持眼下的对峙比较有利,理由是泰山军越是寻求决战越要反之来。</P>

两派都有自己的道理,于是袁绍更不能决,只能回营默经,维持心境。</P>

此刻,他所默之《孝经》也是有一点意思的,那就是他是要将这《孝经》列为众经之首的。</P>

以后不论是陈国、陈朝都会将孝作为治理天下第一手段。</P>

这其实也是袁绍的一点心思。那就是论忠,他显然是不大好意思讲的,毕竟再怎么论,汉室可以对得起绝大多数人,但绝没有对不住他们汝南袁氏。</P>

没有国朝的恩遇,他们汝南袁氏现在也不过是个末流人物。就如同此前他所处置的韩攸说的那样,颍川、汝南多少大族都是累世高贵,早在两汉之前就已经发迹了,没有汉室对袁氏的提携,袁氏凭什么执天下士族之牛耳?</P>

而汉室为何看重袁氏?不就是因为他们身家清白,算是汉室自己人?</P>

而在忠心这一块,无论外人如何品头论足,袁绍自己是晓得的,他们袁氏决然称不上忠心一说。</P>

所以他也不要求别人忠,或者期望别人忠。因为给了这么大恩遇的袁家自己都这样,他如何还敢信别人?</P>

但袁绍信一个东西,那就是孝。他一直认为孝是人之本,不孝无以为人,而所谓忠臣又多出孝门之家,所以袁绍另辟蹊径,决定以孝治下。</P>

而且还有一个说道,那就是自己既然讲孝,那就很自然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和辩解。</P>

因为是你汉室将我一门屠戮,我袁绍才举的反旗,而纵然是这样,在你汉家社稷毁于贼,他袁绍还是不计前嫌,兴义兵讨暴贼,这还有什么能指责的呢?</P>

此刻,外间雨声稀稀,内里笔下摩挲,袁绍正提笔在绢素上落笔。</P>

今天袁绍自感笔力大进,索性就拿出一块绢布重新誊抄一份。</P>

与在纸面上书写不同,绢素纹理稍粗,不融墨,容易滞笔,一般人是不敢写的。只有那些名家大师,要将墨宝留世时才会写在绢布上。</P>

而一般的贵族世家子弟,只有在临死的时候,才会将自己的遗世诗写就在绢布上。</P>

而此刻,袁绍笔兴上来,全然忘了这个忌讳,可能他以为自己这一刻的书法水平已经到了一个高峰了吧。</P>

可写了一会,他手一抖,一个墨点就深深的晕在了绢布上。</P>

袁绍将笔一下子扔了出去,随后将绢布揉做一团,抛在了案几上。</P>

看着那团绢布在渐渐舒张,袁绍的念头在飞絮:</P>

“到底打不打。”</P>

说实话,他迟迟不能下决定还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些担心的。</P>

和另外一个时空不同,那里的袁绍是在艰难的冀州发家,打的也是天下强藩,公孙瓒。在数年的苦战中,袁绍无论的兵力还是军事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P>

但现在呢?这里的袁绍是在中原起家,和他打的也是一些中原郡级别的割据势力,最难打的也不过是陈王刘宠,而他击败刘宠也还靠的是政治手段而不是军争。</P>

后来他打个刘表,倒是打出了战果,但刘表也算不得强藩,别说和泰山军相比,就是连青州的曹操都不如,也就是和袁术一个水平。</P>

所以袁绍一直对自己的军事能力不放心,所以他才对鞠义万般容忍,最激烈的手段也不过就是杀了他的旧将,敲打敲打他。</P>

为何?还不就是要鞠义在身边帮助他调度军队?</P>

但即便有鞠义在侧,一想到要和对面的张冲对战,袁绍整个人从头到脚都在颤抖。</P>

张冲是什么人?死在他手上的名帅他都记不清有多少个了。至今,是的,至今,他都没见过张冲输过一次,每次都是大胜,几如光武皇帝。</P>

但就在这个时候,袁绍忽然想到一个典故,那就是光武皇帝其实也是有过大败的,而是还是败于不起眼的河北农民军。</P>

史称:“世祖击尤来、五幡等,败于慎水。”</P>

这一事情立即就给袁绍带来了莫大的信心,他暗自鼓劲:</P>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没有人总是一直赢的。谁说这洛水不是慎水呢?那项羽在垓下之战前不也是每战必胜?所当必破吗?最后如何?垓下一战,此人就输个精光。就是这样,我现在就是如当年高祖之时,正要百折不挠,勇猛精进。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P>

他越想越上头,彼时彼刻就是此时此刻,他就如同高祖一般,而鞠义就是他的韩信。</P>

可走着走着,袁绍又开始忧虑起来。</P>

他就是这样的人,总是一时喜一时忧,心思太多太快。</P>

袁绍忽然又想到,鞠义这样的军头真的能制吗?</P>

以前袁绍不是这样的,才起兵时,他巴不得手底下全是能臣猛将,只要听到前面得了胜报他就由衷的高兴,但自做了豫州主,做了陈公后,他心思就开始有点复杂了。</P>

他发现有时候手下并不是越厉害越好,而是要能让人放心。而悖论是,越是厉害他就越不放心。</P>

那时候他才渐渐弄明白一个权力道理,那就是位置一定要交给自己的亲族,而将斗战之事留给那些勇猛非凡之人。</P>

这才是稳固的权力结构,但可惜袁绍明白的太晚,他早年起家太依赖于那些外姓大将,此刻已然有点尾大不掉了。</P>

袁绍想到这里,忽然觉得这一仗可以这么打,于是他马上将案几上的阵图摆开,将原先李整、李通、周昕的三个军序列调换了一下,决定让他们打排头,然后再由自己的上五军和淳于琼的中护军为二梯队。</P>

此刻看着这样的兵力调度,袁绍心中再无顾虑。</P>

打,就和他张冲打,就用这一战作为我陈国的立国之战。</P>

念此,他决定让辛评去对面邀战,而且时间就决定在雨停的第二日,到时候就由我袁绍提兵十万,与贼会战于伊洛间。</P>

呀呀呀,张冲小贼,看你死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