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1)

范仲淹、欧阳修可都是大家啊!湖心亭看雪/张岱。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张岱一愣:不过随手记的一件小事而已,竟然被后人入选到课本里学习?学什么?他一个国破家亡的废人有何可学习的?接下来还有李白、刘禹锡、苏轼、杜甫、刘长卿、韩愈、温庭筠等人。纵情于山水间的李白哈哈大笑,后世的巴蜀早就没有了现在的行路难了!好!真的太好了!刘禹锡则淡淡一笑,面对周围人或羡慕或嫉妒的眼神专心饮酒。读书人看着那些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酸得整个人都不好了!看来后世并不是以做官的人来选文章的,这么看来他们还是有机会的!看看苏轼,都出现第几次了?第四单元,故乡/鲁迅,这是后世的人吧,不知文章写得怎样?莫泊桑?又是一个外邦人?写他的叔叔?这有什么可学习的?各朝的读书人很不满,看到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也就罢了,大家虽说不在同一个王朝,但是都是汉人啊!都是同一片土地上生长的先人或者后辈,隐隐约约中,他们为此还是很自豪的。可是这些外邦人算怎么回事?说不定原本属于他们的位置就被这些外邦人给挤掉了!有人心中不平衡,立马回去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文章,重点在于建议后世朝廷不要去学外邦人的文章,要说文章还是自己老祖宗的好!等有机会抽到自己,他就把这文章给周姑娘看,顺便让她交给后世的朝廷。第五单元,哎呀,又是这个鲁迅,有机会的话要看看这个人的文章。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又是一个外邦人!后世朝廷这样可不好!放下语文课本,周瑾玉继续念:“第八位,明朝徐达。”朱元璋立即站起来向徐达道:“就问太子继位后的事情!”徐达立即照办。朱元璋拉着朱标的手慈祥地笑道:“我帮你看看你继位后的决策,看看有什么可以改正的。”朱标感激地点点头,朱棣等人目光热切地看着朱标,爹爹真的很宠大哥啊。大臣们正正衣冠,太子继位他们这些老臣也一定都在,能看到不远将来的事情,有点激动啊。永乐年间的朱棣一怔,慢慢坐在王位上,目光深远:父皇他若是知道我做了皇帝会怎样呢……但是他并没有造大哥的反,大哥在他心里始终是那个仁慈宽厚对待弟弟的大哥。朝上的大臣们隐晦地相互对视了下,这……不知太祖知道了最终是陛下登基会不会对那时候的陛下不利?明以前的朝代不屑,问的什么问题?太子登基的话也没多久,有必要问吗?这明朝的皇帝也是糊涂!嬴政看了眼扶苏,如果抽到他的话,他会问扶苏吗?当然不会!他要问大秦国祚多少年。明以后的清朝皇帝们嗤笑一声,端起茶杯看热闹。乾隆甚至笑着和大臣们说着明朝的历史,君臣一时间其乐融融。知道那段历史的周瑾玉不知道做什么表情,忙给他们翻找视频,就让他们自己去看吧。天幕放出视频,昏暗的宫殿一角上4个红色的大字出现:永乐大帝。朱元璋拉着朱标的手一顿:“永乐?标儿你的年号永乐?”朱标茫然地摇摇头:“我不知道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