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国丈的谋划(1 / 2)

京郊,贤良寺。</P>

这是一处断了香火的古刹,寂静人稀,门口却有不少护卫看守。</P>

贤良寺位于山腰,地理位置很高,但寺内却有一处人工打造的小湖泊。</P>

这个时节,湖泊基本都结成了冰,但贤良寺的湖泊却有人工化冰。</P>

一位身穿蓑衣的老者,正坐在湖边,静静垂钓。</P>

那老者年纪大概在七十岁左右,还戴着一副黑色老花水晶镜,目光炯炯有神。</P>

这个时代,老花镜都是水晶所造,也只有西域才生产这玩意。</P>

就连国母太后,都没有。</P>

这个老者不是别人,而是曾经在朝堂赫赫扬名,掌控大乾朝政命脉的前摄政王。</P>

他并非皇姓,而是何贵妃的父亲,四皇子刘景的外公,国丈何川穹!</P>

以异性而称王,这在大乾是独一份的。</P>

原因无他,而是何川穹对于大乾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P>

刘炎幼年登基,一直是何川穹辅政,以至于军政财权,全部被其抓在手中。</P>

当年的大乾,只知有摄政王,不知有皇帝。</P>

后来何川穹野心继续膨胀,企图围攻夺位,这才被早已未雨绸缪的皇帝一撸到底。</P>

但因何川穹势力过于庞大,皇帝也只是贬为庶人。</P>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川穹即便在野,于贤良寺颐养天年,但朝廷的大小事,他基本了如指掌。</P>

此时,一位门客缓慢蹭步而来,小声打了声招呼。</P>

“老爷……”</P>

他的声音极小,但还是被何川穹挥手打断了。</P>

何川穹挥了挥手,目光依然看着冰冷的湖面,淡淡道:“齐玉成成了?”</P>

“老爷当真神机妙算。”</P>

门客低头一笑:“伯父传来密信,已经笼络了八千多人,正往京都赶来。”</P>

此人名叫齐鹤,是齐玉成的亲侄儿,也是何川穹培养的门客中,为人最是机警精明,深得何川穹的信任,任何机密之事,基本都是齐鹤在外窜使。</P>

何川穹眉头一拧道:“告诉齐玉成,让兄弟们先别进京,就在江北县候着。”</P>

“江北县?”齐鹤不由得拧眉道:“老爷,伯父不进京,咱们的计划……”</P>

“怎么着,你还想在京都生事不成?”何川穹淡然一笑。</P>

齐鹤连忙低头。</P>

何川穹拉上钩来,换了鱼饵,继续放下水道:“齐鹤啊,你虽然精明能干,不过还需要历练历练啊,京都鱼龙混杂,且还有不少御林军把手,咱们的人若是贸然进京,只怕很快就会被拿下。”</P>

调离齐玉成,乃是何川穹图谋许久的谋划,此计两全其美,不仅让武州陷入危险,也让京都蒙上了一层未知的隐患。</P>

这个时候齐玉成不现身,隐患就一直都在,若是现了身,只怕很快就会被人拿下。</P>

江北不比京都,防范没有京都那么严苛,而且刚刚受过灾,鱼龙混杂的人也多,最是这八千人的隐身之所。</P>

且今年的三国冬围,轮到大乾坐庄,大乾的皇家猎场,就在江北县。</P>

何川穹如此安排,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P>

齐鹤闻听,低着头道:“老爷,京都的布防,早已不如从前了。据闻齐玉成哗变的消息一出,昨晚兵部就已经调遣了几波人马,看上去有上万之众,已经连夜紧急赶往武州去了,带队的还是御林军统帅冯廷龙。”</P>

何川穹也并未多么惊讶,不过是微微一笑:“老夫早就知道了。”</P>

“老爷已经知道了?”齐鹤不免震惊。</P>

还得是国丈啊,居然未卜先知,看来他在京都也安插了不少眼线啊。</P>

何川穹微微一笑,目光依然看着湖面道:“京都之事,有什么是老夫不知道的?如今的兵部尚书已经不是我们的人了。而是武王刘枭,你还真以为他会调派上万人马前去武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