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谁泄露了内阁的机密。</P>
一夜之间,刘枭在江南县开闸泄洪的消息,传的京都尽人皆知。</P>
京都百姓再度陷入恐慌。</P>
江南县乃京都上游,一旦全县被洪水冲没,很快固安江的洪水便会冲垮京都。</P>
文武百官义愤填膺,御史言官纷纷上奏,弹劾刘枭。</P>
太和殿紧急早朝。</P>
光是弹劾刘枭治水无方的奏折,便堆了厚厚一叠。</P>
“陛下,臣等联名上奏,弹劾武王刘枭!”</P>
御史行列,一个身形瘦弱,续着山羊胡的老者,愤然出列,眉宇间满是怒火。</P>
此人名唤温韬,年逾七十,乃三朝元老,现为御史大夫。</P>
为人刚正不阿,但凡有一丝看不惯的地方,上到天子,下到百官,无有不秉笔直书的。</P>
昨晚,他收到了武王打开江南县闸口的消息,顿时触目惊心,气得浑身发抖。</P>
当晚便联合了御史台的那些喷子,联名上书,弹劾刘枭。</P>
“江南县水患,武王受命前去赈灾,临行前他还信誓旦旦说有办法在七日之内,解决江南县水患。谁知,他才去江南县第一天,就打开了闸口!开闸泄洪!”</P>
“武王这么做,这是要自掘坟墓啊!”</P>
“老臣身为三朝元老,不忍江山糜烂,即便武王是陛下的儿子,臣也要冒死请柬!”</P>
“还请陛下,严斥武王,撤掉他河道监管之职,立即抓捕进京问罪!如此,方能及时止损!”</P>
其余诸位御史见状,也都纷纷站起身来,他们众口一词,言辞激烈地谴责起刘枭来。</P>
站在一旁的宋云州,也不禁暗自倒抽了一口凉气。</P>
这温韬为人耿直,常常惹得皇帝都恼羞成怒,但为保贤名,皇帝一直容忍温韬。</P>
而且温韬弹劾的,每每都能奏效。</P>
而且经过查访,凡是温韬弹劾的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P>
温韬不是疯狗,但被他咬上的人,不死也得脱层皮。</P>
只是内阁的急递,为何这么快便传的朝野皆知?</P>
难不成……</P>
他眉头瞥向一旁站着的吏部尚书丘正明。</P>
此时的丘正明,一脸的大公无私,置身事外,仿佛什么事情都不知道。</P>
朝堂内有不少是四皇子的人,吏部尚书丘正明便是头一个死党。</P>
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武王这次是真落了把柄,让别人拿在了手里。</P>
御史弹劾还没完,五皇子刘贺当即站了出来:“父皇,江南县可连着咱们京都,一旦固安江的水挡不住,淹没了江南县,不出几天,咱们京都也会被淹没。”</P>
“大哥此举,实在是太过冲动了!若是引发民变,将会一发不可收拾啊!”</P>
“儿臣请旨,迅速撤掉皇兄河道监管之职,立即押解进京。再派人前去江南县赈灾。”</P>
刘贺小肚鸡肠,见有落井下石的机会,几乎不会放过。</P>
刘炎眯着眼道:“你觉得,该派谁去赈灾呢?”</P>
因为刘枭在江南县做的事情,刘炎一晚上都没睡好。</P>
“这……”刘贺一时,无言以对。</P>
此时,一旁的宋云州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这个时候撤掉武王,已经来不及了。江南县已经决堤,咱们能撤掉武王,还能撤掉那滚滚而来的洪水吗?”</P>
“眼下当务之急,朝廷应一面派兵,前去江南赈灾,另一方面京都也将会成为下一个江南县。咱们得早做准备,以免京都沦陷。”</P>
他也是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这个时候不赈灾都不行了。</P>
眼下武王已经闹出了这么大的祸事。</P>
洪水是阻挡不了的,只能在京都,预备救灾。</P>
以防更大的灾祸发生!</P>
“赈灾?”刘炎眉头一拧:“国库空虚,拿什么赈灾?”</P>
“发行国债!”宋云州低着头,吐出了四个字。</P>
周围群臣,闻听这四个字,都不由得神色大变。</P>
刘炎自然观察到了大家的神色,长叹了口气:“大乾国威不存,发行国债还能收上来多少钱?”</P>
发行国债,并非宋云州首创。</P>
早在大乾建国初期,先祖定鼎江山时,也发行过国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