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湖畔暗雪山,孤城远眺望潼关。”</P>
刘炎轻声念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讶和疑惑。</P>
他的目光停留在手中的纸张上,仿佛透过纸张文字,清晰地看见了眼下的潼关战场一般。</P>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北凉终不还?”</P>
他再次低语,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P>
这首诗的意境如此宏大,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勇气,让人不禁为之震撼。</P>
刘炎的脸上充满了震惊,不禁陷入沉思。</P>
心中开始有些迟疑起来,这真是那个逆子所作之诗?</P>
怎么可能呢?</P>
这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会写出如此荡气回肠的诗句来?</P>
“你们没拿错吧?”</P>
刘炎微微抬额,看向陈洪。</P>
陈洪忙低头道:“怎么会呢?登天楼内,大家现在还在颂念武王的诗句呢。”</P>
刘炎拿起诗文,展现在陈洪面前:“以你对那逆子的了解,你觉得他能写得出这种诗作来?”</P>
“这……”</P>
陈洪不免有些惶恐。</P>
伴君如伴虎,这皇帝时常都要试探他一下。</P>
整理思绪,陈洪低头回禀道:“陛下,人毕竟是会成长的,说不定武王在历经潼关之变后,真的有所改变,励精图治也未可知啊。”</P>
“励精图治?他是那块料吗?”</P>
刘炎不免冷笑。</P>
就算他相信刘枭改变了心境,想要励精图治。</P>
但吟诗作赋,那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P>
没有文化积累,没有诗词底蕴,怎么改变?</P>
“这怕不是他找人写的诗作吧?”刘炎猜测道。</P>
宋知意乃宰辅之女,即便以文招亲,出题也不会过于庸俗,必然和朝局有关。</P>
或许刘枭早就料定了宋知意的心意,提前找人写了这么一篇诗文,也未可知?</P>
“陛下也太会开玩笑了。”</P>
陈洪在旁小声道:“这即便是武王找人代作。可纵观我大乾文气,从翰林院到各地举子,又有谁能写出如此诗句来?”</P>
“毕竟,武王当初还当着陛下的面,脱口而出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旷世名言啊。”</P>
这话不仅把刘炎问住了。</P>
陈洪说话倒是不客气,当下大乾,卷入战火多年,一直崇尚武力。</P>
在文学修养上很少下功夫。</P>
普天之下,能写出这种诗句来的,只怕真找不到。</P>
但刘枭为何能写出来?</P>
他在潼关,到底经历了什么?</P>
放下诗文,刘炎的目光再次看向登天楼,心中仍对老大的才华,不可置信。</P>
登天楼的才子们,哪里见过这种佳作?一个个都癫狂了。</P>
“今天不白来啊。居然能亲眼见证如此旷世佳作的诞生,值了……”</P>
“没想到这种诗文,居然是……武王写出来的?实在是让人不敢相信啊!”</P>
文人相轻是没错,但如果存在巨大的差距,那就不是相轻了。</P>
在刘枭这篇诗文面前,大家的诗就连打油诗都称不上了。</P>
刘勃和刘章兄弟,气得脸色发青。</P>
但却无可奈何。</P>
眼看着宋知意都被刘枭折服了,刘勃忽然灵机一动,挑衅道:“都说大哥整天斗鸡走狗,没想到也会写诗?你这诗文,只怕是抄的吧?”</P>
“没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