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瞬间的尴尬自省之后,众位大臣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口诛笔伐。
“臣听闻,夜小郡主昨夜于长街纵马,不顾百姓死活,惹得百姓怨声载道,实在是有辱皇家体面!”
“臣亦听闻,夜小郡主在夜将军出征当日就纵马过一会,当时感念小郡主与夜将军父女情深,不予计较,如今看来,竟是性子格外嚣张不堪,不符合闺阁规矩!”
“臣亦听闻,夜小郡主独闯我京城妓院,持剑伤人,这,置我国礼法纲常于何地?”
“臣亦听闻,夜小郡主在京城纵火,威胁众人不得救火,使得那一带百姓损失惨重,无处诉苦,这嚣张程度与当年的长公主相比也不遑多让啊!”
皇帝原本只是一派看戏的悠然模样,直到其中一位大臣提到了长公主的名字,脸上的表情突然晴转多云,威严的眼神扫过那位老臣花白的胡子:
“爱卿慎言,长公主岂是寻常无知小儿可以比拟的。”
那位老臣深知自己的失言,抖了抖自己花白的胡子,默默的朝后退了半步,微躬了身体,低垂着眉眼,以此来漠视周围同僚们投来的隐秘的同情的目光。
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每个人都似乎是被刚才皇帝的话扼住了喉咙一般,说不出话来,多年来,长公主的嚣张跋扈和她的起起落落一样,是朝堂上最不可触碰的禁区和皇室中难以捉摸的秘密。
“父皇,夜小郡主当然不能与皇姑相比,她的嚣张跋扈只会令皇室蒙羞,她的所作所为只会令人笑话,这样的人,往往不能姑息!”
一片寂静之后,一个清越的男声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安静,声音铿锵有力,落入朝堂之上掷地有声,然而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说这个话正是大皇子,皇后娘娘的独子,当今圣上的嫡长子,朝堂之中呼声最高的皇太子人选。
然而,这看似理所应当的太子之位还没有成为大皇子的囊中之物,是因为当今圣上并不喜欢这个儿子,无数次当着朝堂重臣地面评价这个儿子“反骨甚重”。
大皇子也并没有令他的父皇失望,多年来一直与他的父皇唱反调,父子恩怨来源已久,就如同此时一般,明着是在说夜心墨嚣张跋扈,其实是在暗自嘲讽大长公主多年以来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
毫不意外的,皇上大怒,拂袖而去。
只留下战战兢兢的朝臣们和嘴角含笑的大皇子们,朝臣们面面相觑,恨不得能立刻逃离这个是非之地,真可谓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多年来,这位肆意风流的大皇子和他的父皇交锋数次,却是难分胜负,毕竟大皇子只有这么一个不待见他的父亲,皇帝的儿子当中也只有大皇子这么堪当大任的。
这其中还有一件多年之前的往事了,一次激烈的皇帝和大皇子争吵后,大皇子手下有心术不正的幕僚怂恿大皇子起兵造反,不料当场就被砍了脑袋挂在大皇子府的门前以此示众,听闻此事的皇帝当场就把手中的奏折砸到了那位请求废了大皇子的宰相的脑袋上,把那位老宰相砸的当场晕厥,在家中休养了半年后,告老还乡,从此一代宰臣没落,令人唏嘘。
从那以后,无论皇帝和大皇子怎么闹腾,朝臣们都秉承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理原则,再不敢在其中瞎掺和些什么了,深怕自己的脑袋或者乌纱帽保不住了,就如同此时朝臣们对大皇子的态度:
“大皇子,昨夜刚下了雨,回府时小心路滑,臣等先告退了!”
说完表面的客套话之后,连忙向后撤去,那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让人觉得大皇子是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实际大皇子风流倜傥,相貌堂堂,是继大长公主之后少有的皇室之中的美男子了,当然他这相貌和他的父皇没有半毛钱关系,纯粹是他的母后——皇后娘娘是个倾城绝世的大美人的缘故。
市井之中,也对这么多年来这对皇室父子之间的相爱相杀的缘由多有揣测,不乏有说,皇帝不喜貌美之人,不然为何多年来对相貌出众的皇后母子不闻不问,反是后宫中走马观花的一众宠妃都是形貌平平,毫无出奇之处。
大概除了我们的皇帝陛下,谁都会对美丽的事物多一份怜悯爱护之心吧。即便大皇子在外的风评不好,大家谈起这桩皇室趣闻,仍然是一副同情的口吻:
“可怜皇后娘娘一片真心了!”
而此时被大多数人同情的皇后娘娘却将心墨逼至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