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刘禅手里正看着岳飞送来的出访团的名单。刘大中?哦,就那个水平不怎么样的礼部尚书啊!岳爱卿竟然推荐了他?他不是水平不行嘛,爱卿为啥会推荐他?看来上次自己看走眼了,他一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长处,以后要重点观察,多多使用。陆游?就是上次那个太学生?他才十六岁,爱卿就这么看重他?嗯,可以可以,以后好好培养。胡铨?这谁啊,既没听过也没见过,哪冒出来的人?莫非不在京城?无所谓了,爱卿推荐的人肯定不一般,等出使回来再见吧。然后,没了.......看到这就仨名字的出使团名单,刘禅都无语了。岳飞你是故意的吧?平时朕让你推荐人,你不愿意。现在好不容易有个机会了,你就推荐仨?仨人够干什么的呀!你就不能一次推荐个三千五千的吗?真是气死朕了!“爱卿啊,这人是不是少了点儿?”“啊?不少了啊!臣一个正使,三位副使,使团一般不都是这个配置吗?”岳飞这句话让刘禅有点儿懵。你们大宋的使都这么经用的吗?在我们大汉,使者可都是消耗品啊,那出去一次最少也得几十人。要不然,不够用啊。你这只带三个人去怎么行?万一一次被消耗完了,朕还怎么用?要不,把这仨先扣下,让他再推荐点儿?刚有这个冲动,就被他自己给按下了。这仨人一定是爱卿千挑万选,觉得最合适的。万一自己把人扣下了,他再换几个不那么合适的,在外面出点儿事怎么办。按下这个想法之后,刘禅便看向岳飞:“爱卿这次出使准备怎么做呀?”扭头看了一眼自己旁边的刘大中之后,岳飞自信的答道:“以当年的大汉使都为师!”岳飞一句话,让刘禅的心彻底放下了。哈哈哈,岳爱卿果然从来不会让自己失望。相父的南蛮,终于可以回来了,自己再也不用怕将来没脸去见相父了。“好!那爱卿就去准备吧,等你出发的那天,朕到城外送你!”“谢官家!”.......半月之后,城外五十里,新修的亭子里,刘禅看着跟随岳飞出使的一万大军,感觉头都大了。“爱卿啊,你就带一万人?这太少了,至少要带十万,不,二十万人才行。”听到刘禅张口就是二十万人,岳飞也是无语了。如果真带二十万人的话,那就不是出使,而是出征了。“回官家,大理地形地貌与京师的环境完全不同,京师的兵将到了那里之后极易出现水土不服。所以,臣只带一万大军随行。等到了大理之后,臣再就近调兵便可。”刘禅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如此也好!那你等一会儿,朕再赐你块金牌给你调兵用,谁要不的话,你直接砍了便是。”一听金牌,岳飞身体就是一抖。去年他最怕看到的就是金牌,没想到今年最怕的还是金牌。“官家,别再赐了,臣已经有三块儿了,这三块儿哪一块儿都可以调兵。”刘禅一想还真是这个理,便也不再坚持。“那好,那朕就以这一杯薄酒,祝愿爱卿早日凯旋。到那时候,朕还来这里迎接你!”超规格待遇享受多了之后,岳飞发现自己竟然习惯了,完全没有第一次的那种震惊。“臣拜谢官家!”喝完了酒,拜别完了之后,岳飞就要上马走人。结果,他刚上马,刘禅脑子里灵光一闪,又把人给叫了回来。“爱卿,你到了大理之后,可以寻找一下当年大汉之时的南蛮后人。如果找到了,就替朕问他们一句话。问问他们还记不记得当年与诸葛丞相的约定。”虽然刘禅的话让岳飞一头雾水,但他还是认真的答道:“官家放心,臣一定把官家的话带到!”“好,爱卿保重!”“官家保重,臣去也!”辞别了刘禅,直到已经看不到京城的任何东西,刘大中才凑到岳飞跟前问道:“鹏举啊,刚才官家特意又把你叫回去说了什么?”“官家让我们去寻访当年大汉之时的南蛮后人。刘大人可知当年的南蛮后人现在居住在哪里?”南蛮后人,嘴里念叨了半天,他还是没什么头绪。毕竟已经过去了上千年,史书中只用一句南蛮就把一切给带过去了。所以,他还真不知道当年的南蛮到底找的是哪个部落,又居住在哪里。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陆游突然凑上前说道:“官家所说的大汉之时的南蛮应该是指当年被诸葛丞相收服的那一支。如果学生记得不错的话,当年的南蛮几经演化迁徙之后,主体变成了现在的佤族,就居住在大理国境之内的崇山峻岭之中。”见陆游说的头头是道,俩人都疑惑的问道:“你怎么知道?”“学生平时课业无聊的时候,喜欢看一些杂书。”“哈哈哈,杂书好啊,没有你这些杂书,还不知道该上哪儿找这些南蛮后人呢。”见岳飞这么高兴,刘大中疑惑的问道:“官家为什么要让你找他们?”“官家让我代他问他们一句话。”“嗯?什么话?”“问问他们,还记不记得当年与诸葛丞相之间的约定。”“约定?什么约定?”“不知道,官家没说。”见岳飞也不知道,刘大中又把希望放在了号称爱看杂书的陆游身上。结果陆游也是一头雾水,诸葛丞相收服南蛮,史书上杂书上记得都有。但他们之间有什么约定,还真的从来没听说过。而且,就算他们之间有什么约定,跟大宋又有什么关系?带着疑惑行了一路,直到队伍到了矩州,他们终于见到了使都团的最后一个人。胡铨!“下官胡铨见过岳元帅,见过户部尚书大人!”“邦衡快快免礼。”看着眼前的明明只有三十九岁,却两鬓斑白的胡铨,两人都是不胜唏嘘。这位可是个真正的猛人!大宋讲究与士大夫共天下,官员们就算是犯了罪,一般也就是流犯,真正杀头的很少。就算是政治斗争,一般也都是把对方赶出朝党就算达到目的,很少奔着要命去的。但眼前这位可不管这些,绍兴八年,秦桧主张与金国议和,这位直接上札子,建议将秦桧以及他的同党孙近、王伦三人斩首示众。这一个举动当时可是震惊朝野,任谁都没想到这胡铨竟然会这么猛。可胡铨也正是因为这个建议,被贬到新州,后来更是贬到吉阳(海南三亚)。瞅瞅他那两鬓的白发,就知道这些年过的不容易。看到他俩的眼神,胡铨却是突然就怒了。“两位大人是在可怜胡某吗?”
第126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