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暗流汹涌(2 / 2)

沈君行沉着脸,跟着大众的脚步走出金銮殿,眼里藏着一丝恼怒。

吏部尚书一言不发,只是示意君沈行跟着走。

那走路的幅度,明显可以看得出吏部尚书心中颇为不悦。

沈君行刚踏进吏部的门槛,吏部尚书就再也压抑不住心中怒气。

“沈大人今日可是好大的威风,都敢在朝堂之上公然质疑陛下的决定了!你这是嫌你这位子坐得太稳?”

对于沈君行越过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宁安郡主的册封典礼,吏部尚书怒火中烧。

朝堂之上,每一步棋都需谨慎,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他不信沈君行会看不出来,而他偏偏就这么做了,这让他不禁怀疑沈君行的真正意图。

“还是说……沈大人和宁安郡主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恩怨?”吏部尚书眯起了眼,审视着沈君行。

沈君行面对尚书大人的怒火,却显得异常冷静。

他朝吏部尚书拱了拱手:“大人误会了,下官并非有意僭越。不过是出于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朝纲的维护……”

“行了,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麻烦你在朝堂上保持好你的理智。”吏部尚书打断了沈君行的话,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

近来本来就是多事之秋,除了反复横跳的几派皇子党,谁敢在这节骨眼上招惹是非?

皇上只是册封一个民间郡主而已,即使给了一个册封大典又如何?盛朝女子不能议政,顶多就是享了一点虚名和俸禄。

他就想不明白沈君行是不是脑子有坑, 非得在这种事上纠缠。

沈君行微微低头,语气平静:“大人教训得是,臣日后定当谨言慎行。”

而景昭帝这边回到御书房后,依旧是怒气未消。

他拿起潘大人一个月前,送来的奏折再次细细阅读。

潘大人告知他,长合村的新作物采收,就安排在这个月。

采收结束后,将带着农官返回京中。

关于山中神秘石洞一事, 以及那本甚至可以改变国运的书籍,这事知道的只有朝中几个心腹重臣。

景昭帝更愿相信这是天降祥瑞,这是大盛的国运之兆。

他自认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却也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君王。

自亲政以来,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却苦于早些年天灾人祸,加上战事频繁,国力衰微。

哪个帝王在位之时,不想做一番名动天下的功业?

景昭帝自然也不例外。

他是个有野心的帝王,同样想要开疆拓土征战四方,以待日后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之所以动怒,是因为对宁安郡主的册封大典,本意只是为彰显朝廷对民间贡献的重视,却意外地成为皇子和众臣各方势力博弈的棋子。

远在甘州太和县的秦箬,正和潘大人,姜县令一行人在田头间,准备着新粮的采收仪式。

她完全不知道,远在京中的那些朝臣为了她册封一事,已经闹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