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积德行善(1 / 2)

驼峰山出现狼群一事,于捕头回到衙门后,就马上向姜县令上报了。</P>

姜县令极为重视,怕野狼夜间下山伤害村民。他又令于捕头带着人手重返了长合村,并通知邻近的村庄。</P>

于捕头到了长合村后,组织村民连夜在驼峰山附近设置了陷阱布防。</P>

并设立了临时巡控点,派人进行巡逻驻守。</P>

今夜整个长合村村民人心惶惶,心情乌云密布。</P>

秦老太和及周老太周母,还有另外七八个村妇,共十几人正在秦家的院子忙活着。</P>

在于捕头带人重返长合村时,秦箬交待了秦老太做些面食物,送给今晚在巡控点负责巡逻的村民和官差。</P>

又让周大柱请来了周母和周老太,一起过来秦家帮忙。</P>

周家张嘴吃饭的人多,虽然不能像秦家那样出粮食去支持。</P>

但是力气有的是,周家很爽快一口就应下了。</P>

更何况上一次周大柱跟着秦箬,去了太和县的那一番际遇,让周家心存感激。</P>

那天周大柱回去后,周家是一片喜庆祥和。</P>

他将卖东西的银钱,以及从谢府得来的那一两银瓜子,一并上交了。</P>

一同带回去的,还有秦箬分给他的,从谢府带回去的两碟点心及庆丰楼的菜肴。</P>

周大柱简单地述说了一下,去太和县发生的事情,以及那银钱的来历。</P>

他重点强调了,这些全是沾的秦箬的光。</P>

周家现有周老太坐镇,一家子都是思想开朗,明事理的人。</P>

周大柱不说的,他们也很默契地没有刨根问底。</P>

对于秦箬的造化,也只是真心为她高兴。</P>

他们感慨秦家丫头是苦尽甘,日子总算有盼头了。</P>

周家人口多,有时几个月才偶见荤腥。</P>

周大柱那天带回来的菜肴,基本都是肉菜。</P>

如果不是担心不经放会坏掉,根本不舍得一下吃完。</P>

饶是如此,一家八口竟也足足吃了三天。</P>

至于那些点心,当晚也就只尝试了两块,就放起来了。</P>

周大柱带回来的那一两银子,对周家来说更是不亚于雪中送炭。</P>

入冬之后,周家就开始节衣缩食了。</P>

周老太再精打细算,口粮仍是有缺口的。</P>

那一笔“意外之财”,如及时雨一般,解了周家的燃眉之急。</P>

周家是打心里,将秦箬当成了自家的恩人。</P>

所以周老太和周母婆媳俩一听这事,二话不说就直接来了秦家。</P>

不知怎的秦家做面食的事就传开了,陆续有村妇自觉地带着锅盆瓢盆赶来帮忙。</P>

今晚在长合村布防点巡逻的村民,加上来的官差足有几百人。</P>

对于秦家大手笔送面食的事,没有人敢心生嫉妒。</P>

反倒是对秦老太那天所说的,秦箬得贵人青眼这个事情是彻底信了。</P>

以前因为秦老太的性子不讨喜,大多数人还因为一些琐事和秦老太有过口角。</P>

现在却齐齐聚了在秦家,包括张大花的婆婆蒋氏,老杨家女眷。</P>

甚至是田氏的前婆婆,孙大娘都跟着来了。</P>

大家在秦家院子临时搭起的几个灶台前,生火的生火,和面的和面。</P>

有说有笑,气氛竟然出奇的和谐。</P>

秦箬这样“败家”送面食,秦老太心里多少有些不乐意。</P>

她觉得得防狼是整个村子的事,又不单是秦家的。秦箬是不是大方过头了?</P>

虽然上次买回来的米粮多,但那也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P>

秦老太心疼粮食,偏偏秦箬还特意点明要全部用白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