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1 / 1)

“周棠宁——”周棠宁刚走出荣松堂的月洞门,就听到卫廷之的声音。见他追了出来,她站住等着。识珠三人退到远处。卫廷之追上来,立在她的前方,脸上僵硬,眼眸发红,忍着怒气。“周棠宁,你一时气愤,我能理解,你不想拿出钱来就算了,以后别乱说话,也别再气父亲,母亲。”“好好安分守己,做好你的事就行。”“卫廷之,我刚刚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要和离。”周棠宁再次表明态度。她语气平静,清醒又坚定。卫廷之审视着她再次质问:“你确定要和离?”“是。”“周棠宁,你想过和离后的事吗?你想过和离后,周府的处境吗?”周棠宁只是平静地看着他。脸上没有什么情绪,一双眼眸清澈又空灵深邃,反而让人看不透。他现在,就看不透她。“周家满门富贵,在京中,本就让人眼红。”“这些年,老太爷没少花心思,在京中打点,以保平安。”“周家和将军府联姻,不就是这个目的吗?”周棠宁猛地抬眸,错愕又失望地看着他:“卫廷之,你觉得我当初嫁给你,是为你们卫府,能护卫我们周家?”那年少年十五岁,和她一般年纪,是个城门下的守城小将。他在混乱嘈杂的城门下,拔剑直指北方,意气风发地诉说着少年梦想:七尺男儿,应志在远方。若有朝一日,能上阵杀敌,卫我国安,才不虚此生!于是,她给了他一个机会。他来周府提亲,她嫁予他,助他上前阵。却不曾想,他心中,竟是这么想的。卫廷之看着她眼里的惊讶和失望,心里顿时一慌。忙说道:“棠宁,五公主是太子的亲妹妹,以后太子登基,将军府的前途不可限量。”“母亲和妹妹都说得没错,这对你们周家来说,也是难得的机会。”说到这里,卫廷之盯着她,等着她思索。周棠宁都懒得告诉他,他们这条康庄大道,根本容不下她。即使容得下,她也不屑。看着她固执的样子,卫廷之的脸色冷了下来,透着几分强硬。“周棠宁,你现在这样任性,冒犯了五公主,你想过你们周家吗?”周棠宁眸光一凛:“卫廷之,你这是威胁我?”卫廷之冷冷地看着她。对峙片刻,周棠宁冷声甩了句:“和离一事,请将军尽快安排。”她转身,急步往外去。眼底泛起些泪光,但很快,又被她压了下去。等她的身影消失在外面,卫廷之转身,“砰”地一拳砸在墙上,墙面凹陷,他手背上渗血。周棠宁出了荣松堂,才放慢脚步。识珠三人跟上她。经过中庭院的时候,等着的卫锦兰迎了上来。周棠宁见她有事,就站住。她上前来,恭敬地行了一礼:“大……大嫂……”以前,她最喜欢叫她大嫂,觉得亲切又自豪,如今,都尴尬得有些叫不住。“对不起,我……我……我母亲说,我们人微言轻,我们的话,没人会听。”“你的遭遇,我……我抱歉。”他们眼睛是亮着的,看得出来,周棠宁这些年来,为这个家庭的付出。她和母亲,做不到像其他人一样,那样对她。只觉府中欺人太甚。可她能做到的,也只是不参与其中。“大嫂和离的时候,我可以给大嫂作证,证明大嫂这些年,对这个家兢兢业业,毫无错漏,恩重如山。”周棠宁倒是没想到,她还有这份勇气。周棠宁语气平和些:“不必。”她拒绝了。她的帮助无足轻重,搞不好,她还会被赶出家,毁了她自己的前程。“你找我,有事?”卫锦兰看看她,一脸实在过意不去。“说吧。”卫锦兰这才说道:“锦兰之前听大嫂说过,魏昌伯府的公子品学兼优,想请大嫂牵线搭桥。”“锦兰也到了该嫁的年龄,只觉这世上男子,品行优良的难得,想为自己谋个好郎君。”“这个时候,本不该再麻烦嫂嫂。”“锦兰就厚着脸皮,向大嫂求个前程。”她说着,向周棠宁郑重行了个大礼。周棠宁看着她:“你愿意?”“大嫂挑中的魏府公子,是极好的人。”魏家是江南望族。族中有人,官至州府。家中也经商,钱财富足。家族兴旺,门风清正。而魏昌伯府这一门进京,是因为魏家公子,魏存远,读书极有天赋。魏昌伯这才入京为官,带着儿子前来京中读书,走科举之路。也是为族中在京中谋势。十六岁的魏存远,是卫文之的同窗,春闱的成绩,也很出色。而魏昌伯,与夫人夫妻情深,没有纳妾,也只生有魏存远一个儿子。这样的家庭,嫁进去之后,一家和睦,没有婆媳小妾之间的腌脏争斗。日子别提有多好过了。虽然现在,魏昌伯只是一个伯爵,但魏氏族中,是地方大官。将来陛下,必会重用。以魏存远的才学和科考成绩,将来必能高官至伟。是比萧国公府三少,好百倍千倍的亲事。可惜卫锦枝目不识珠。这卫锦兰,平时看着有些笨拙,却有这样的眼光和心性,也是难得。“既然如此,回头我给魏夫人下个帖子,你和你母亲,去相看相看。”卫锦兰眼睛一亮,带着点泪花:“谢谢大嫂!谢谢大嫂!”“你也不必谢我,成不成,也要看你们的缘份。”周棠宁给卫锦枝挑的这门亲事,是极好的。如果换作以前,她还会想办法,把魏家这门亲事周旋给自家人。现在,她就不想操这个心了。而且她崇尚两情相悦,成不成,让他们当事人决定。“如此就好了,锦兰是诚心感谢大嫂。”她只需要一个机会。卫锦兰从袖中掏出一个平安符,递给她:“前几天大嫂病了,锦兰帮不了什么忙,就去法门寺求了个平安符。”“祝嫂嫂一生顺遂,喜乐安康。”周棠宁接过:“谢谢。”“你和你母亲准备好了,来找我下帖。”“是。”周棠宁点头,往自己的院子去。回到院中,识珠“砰”地将门关上,让奴仆守在外院。只有识珠,识金和识银,跟在周棠宁身边伺候。识珠端上热水,让她洁面净手。识金担心地问道:“主子,将军府怕是不会让您和离,咱们怎么办?”“这事由不得他们,我自有办法。”“可万一他们来阴损的,卫三姑娘的那些话,咱们……”识金是真的慌了。识珠递给周棠宁热面巾,手都是抖的。识银双手攥紧,拳头都硬了。周棠宁接过面巾净面,一双黑眸,平静无波,像是风暴来临前的平静。“他们若敢,我周棠宁,让他们卫家满门给我陪葬。”再加一个李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