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晚赶紧出来打圆场,笑着说:“外公别生气,舅母说的也没错,只不过,我那铺子目前还不缺人。”</P>
一听这话,几位舅母都失望地低下了头。</P>
林晚晚见状赶紧说道:“跟我合作的肉铺掌柜,他曾经告诉过我,他们家本就养猪,就连外祖家也都养的,他们一家是咱们县最大的养猪户,所以一直都控制着县里的猪肉价格。”</P>
张水莲惊讶道:“晚晚,你不会也想让我们养猪吧?”</P>
“二舅母先别急,听我说完,咱们县已经有养猪大户了,不需要再跟人家抢生意,我的意思是给你们买下一片山林,咱们家养鸡鸭鹅,它们出栏时间短,利润也相对不错,而我的铺子里也正好需要,你们觉得如何?”</P>
“买,买山林?那得多少银子啊!”</P>
“天啊,疯了疯了……”</P>
她接着说:“我跟一位傅公子合作,已经把卤煮铺开出了咱们周围的州县,邺城现在也开了一家,最迟两个月,我们就会开遍整个轩辕国,卤煮铺子里不只卖卤煮,还有烤鸭烤鸡,你们想想,若是真能供上我们所有的铺子,会赚多少钱?”</P>
“天啊,我算不过来!”</P>
“这太吓人了!晚晚,你真开了那么多的铺子了?”</P>
“老头子,快,快掐我一把,我要晕过去了!”</P>
“娘!你没事吧!”</P>
“娘!”</P>
张翠芹拍着胸脯,缓了好一会才平复下来。</P>
“晚丫头,你可真是惊着我了,咱们家终于有个出息的了!”</P>
林晚晚给她不停地顺着胸口,“外婆,你好点了没有?”</P>
“没事了没事了,你们接着说吧。”</P>
“真没事了?那我们可真接着说了?”</P>
“你们说你们的!”</P>
“我们云安县的铺子,每日需要鸡鸭差不多六十至九十只,现在已经开了二十五家店,有些富裕的州县只会更多,你们可以自己算算。”</P>
林文华想了想,说道:“也就是说现在你们的铺子每天最少需要一千五至三千只鸡鸭,可我们若送出一批,再买一批养,时间上根本不够啊,而且就算是小崽子,也需要时间。”</P>
林晚晚有些惊讶,“小舅舅你会算术?”</P>
陈文华顿时沉默了,脸色有些不太好看。</P>
陈大昌叹了口气,说道:“你小舅舅自小聪慧,所以当时我和你外婆就把他送去私塾读书了,读了两年,因为你大舅舅和二舅舅要娶妻用钱,便不让他读了,若是家里有钱……”</P>
“爹!你别说了!”</P>
林晚晚不以为意,看着陈文华说:“小舅舅,你还想去读书吗?没事的,读书又不限制年龄,你若还想读,咱们就去继续读!”</P>
陈文华摇了摇头,“我已娶妻生子,早就没那份心思了,何况年纪大了,也记不住东西了。”</P>
“记不住就多记几遍,多下些功夫而已,小舅舅,你既念过书,在家里自学也是一样的。”</P>
陈文华一听,眼中瞬间闪过几丝光亮,他不确定的看向杨玉儿,见她笑吟吟地对自己点头,然后坚定地对林晚晚说,“我想读!”</P>
“哈哈哈!那行,我知道了。这样,今天带来的小鸡仔你们养着,咱们村里有没有会盖房子的?”</P>
“有是有,不过没几个。”</P>
“有就行,我明天先去把地买上,地契就先写外公的名字,等办好后,把山林圈起来,盖些鸡舍,咱们一步一步来。”</P>
陈大昌点点头,“成,那就都听你的!”</P>
商量完后,林晚晚就带着林白回去了,陈大昌非让人送她,最后,她让小舅舅送她们回去,正好给他买些东西,再让他拿着地契回来。</P>
林晚晚回到县城,把小舅舅安排在租的院子里,让林九腾出间屋子给他住一晚,其他人先凑合挤一挤,反正就一个晚上。</P>
第二天她去县衙找到刘主簿,跟他说了一下。</P>
刘主簿问她:“十里村的山林?我看看啊,有倒是有,不过那边这么远,你买来做什么?”</P>
“我外祖家住那边,想买块林地养鸡鸭。”</P>
刘主簿顿时会意,给她圈了块地势平坦的山林,“山林地没法种植,养鸡鸭倒是不错,这样,这一片的山林地大概有一千多亩,你若都能要下来,二百两银子,就都给你了。”</P>
“行,那我都买下,只是这些地的名字能不能写我外祖父的名字?”</P>
“那边确实有些偏僻,行吧,那你跟我说说他名字,这就给你写地契。”</P>
办好后,林晚晚再次谢过刘主簿,拿着地契去找小舅舅,带他去书铺买了些笔墨纸砚,还有需要的书,又去重新买了辆牛车,让他自己赶车回去了。</P>
陈文华赶着牛车回到家中,他们还问怎么他自己赶着回来了,陈文华告诉这是晚丫头给他们买的后,全都止不住惊喜,他们家也有牛车了!不用再走那么远的路了!</P>
而这只是开胃小菜,当他把地契拿出来给他们看,得知买了一千五百亩的山林,全都呆住了。</P>
一个活了大半辈子只流汗不流泪的汉子,也在那不停地流着泪水。</P>
“娘!晚丫头真的给了我们那么多地!”</P>
“呜呜呜,陈文石!我跟着你苦了大半辈子,终于能熬到头了……”</P>
“呜呜呜,娘!我们家终于熬过来了!”</P>
所有人都忍不住哭了,来庆祝他们即将开始的幸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