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三哥儿姜皓然,到了十五岁的年纪了,也正是议亲的时候。长相清俊的姜皓然,是帝都城闺阁女子最适宜的婚嫁对象。可是在这之前,快要二十一岁的姜嘉懿,成了个尚未订婚的老大难。鲁振年劝着鲁夫人和鲁婉约,“姜小将军这是被安家的人给耽误了”“前几年时,姜小将军被安家的人害得多惨,致使他现在都说亲困难。”“咱们家的官位虽然低微,比不上姜家,可以咱们婉约的品貌言行,配至今未有婚配的姜小将军,还是能配得上的。”一个二十一岁还未曾成亲的男子,若非他是姜国公的孙子,早就被人诟病了。鲁婉约低下头,抿着唇不说话。这种婚姻大事交由父母决定就好。她的父母看好了,让她嫁给谁她便嫁给谁。鲁婉约没有很大的意见。但从今日祝书生的师妹出现后,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粗鲁举止。让如鲁婉约内心的天平,渐渐地偏向了地位更高,更有本事,更富贵的姜嘉懿。鲁夫人就没有鲁婉约这样沉得住气了。她的目光发亮,兴致勃勃地对鲁振年说,“若是咱们家真的能攀附上这门亲事,那咱们家一辈子都不用愁了。”不光钱财上不用愁,鲁振年的前途也不用愁。随即,鲁夫人又略有所担忧的对鲁振年说,“可是咱们家与姜家结亲的话,纪王与安国公那边如何交代?”他们这些做小兵小虾的当然知道,安国公府与姜国公府是对立的,天然的两派关系。帝都城中的官员也分了两派,一派站姜国公,一派站在安国公府这边。随着局势渐渐的明朗,曾经保持中立,不站队的那一些官员,也更偏向于姜国公府那一边。鲁振年哼了一声,“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帝都城里待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我们从来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不过在兵部任个小官职,替安国公做一些不太重要的小事。”“若是我们真能与姜家结亲,我还怕安国公找我秋后算账吗?”说白了,鲁振年就是一个左摇右摆的墙头草。哪一边 给他的好处更多,他的心思就偏向哪一边。没有半分忠诚可言。这世上活得太过于忠诚的人,都没什么好果子吃。鲁振年活得极为明白。鲁夫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她还想再问。鲁振年打断了鲁夫人,“你只管按照我说的去做,其余的弄不懂,也不需要你们这些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弄懂。”鲁夫人闭上了嘴,什么都不问,夫君让她做什么,她便做什么。鲁婉约也是一样,她静静地坐在父母的身边,听着父母谈论她的婚嫁,似乎这一切都与她无关。她从小就知道,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做不得主。现在鲁婉约只管按照父母给她安排好的去做就行。到了第二日,鲁婉约与鲁夫人打扮妥当,便上了长公主府。瑶华郡主的赏花宴,没有在简陋如斯的姜国公府举行,而是将赏花宴的地址,安排到了更为金碧辉煌的长公主府上。往来的旅客们衣香鬓影,个个手中拿着精致无比的团扇。她们说话的声音小小的,走路的身姿轻盈,仿若步步生莲。鲁婉约的头上,戴着昨日新买的金步摇,正站在一株牡丹花前,欣赏着艳丽盛开的牡丹花。
第841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