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蓦地摇了摇头,声音沉稳而坚决:
“义父和曹魏势不两立,我怎么可能投奔曹魏?”
诸葛亮脸上浮现无奈之色,正色提醒道:
“那么将军认为,曹魏会将并州,送给将军吗?”
刘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瞪大了眼睛,怒视着诸葛亮:
“义父待我恩重如山,如今他遭此大难,我怎能不报此血海深仇?”
诸葛亮长叹一声,劝说道:
“将军莫要冲动,如今天下局势复杂,我们必须夺取立锥之地,才能图谋长远。”
“今天灭吴军三万,又待如何?我军没有足够的实力夺取凉州,终究还是一场空。”
“国仇是孙权,而不是三万吴军,希望将军铭记。”
刘封的情绪愈发激动,大声吼道:
“先生,你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我刘封跟随义父多年,身经百战,你怎知我没办法夺取凉州?”
诸葛亮微微皱眉,认真地解释道:
“将军,我并非怯战,只是需从长计议。”
“若因一时冲动而误了汉室复兴大业,如何对得起先将军的在天之灵?”
“全琮没有和魏延夹击张合,很可能是配合吕蒙,伏击夏侯渊去了。”
“吕蒙十七八万兵力,围剿夏侯渊,他如何敌得过?”
“夏侯渊一败,关中陷入颓势,我军没有机会夺取凉州。”
“反观并州,才是汉室崛起的希望所在。”
“将军是要灭了三万吴军逞一时之快,还是夺取并州振兴汉室?”
刘封默在原地,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知道诸葛亮的战略是对的,可要帮助吴军,心里还是留下了一根刺。
既然大势如此,刘封也只能屈从。
但他没有立马出击,而是耐心地等待西凉铁骑消耗魏军的锐气。
唯有让吴魏两败俱伤,他才有机会建立起新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