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科举之士的崛起(2 / 2)

文辞占对,观者倾竦。</P>

他在南郡太守的位置,已经历练了三年。</P>

如今成为刺史,也符合孙权取用“科举”之士的政策。</P>

中状元直接郡守,三年成为刺史,科举将会深入士族之心。</P>

“张温在南郡任职,孤已经准备提拔其为荆州刺史。”</P>

“至于顾雍则调回建业,进入内阁。”</P>

孙权对张温相当器重,早就决定委以重任。</P>

历史上张温遭受惩处,不被重用。</P>

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孙权和江东士族的斗争。</P>

没办法,江东士族膨胀太快了。</P>

如今南吴政局稳定,孙权没必要忌惮张温的崛起。</P>

鲁肃此次回来,孙权不打算将他派遣出去了。</P>

内阁的位置,肯定有鲁肃的位置。</P>

如此一来,淮泗名士张昭、周瑜、鲁肃三人占据的位置就多了。</P>

顾雍回来,正好和陆绩相互配合。</P>

至于益州刺史的位置,孙权更倾向于荆州士族。</P>

目前荆州士族的领军人物,是庞统、潘濬、蒋琬。</P>

内阁只有潘濬一人,蒋琬在地方,庞统是随军军师。</P>

三大集团的实力,还没有达到平衡。</P>

陆绩得知张温继任荆州刺史后,便不再进言。</P>

张昭很想举荐诸葛恪,可一想到诸葛恪的年纪,又打了退堂鼓。</P>

孙权明显是将诸葛恪、陈表、姜维等人,培养成王太子的亲近之臣。</P>

想让他们出任益州刺史,根本不可能。</P>

最终还是周瑜站出来,举荐道:</P>

“江夏费祎,可以胜任益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