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至尊,建业来信。”</P>
周泰快步走过来,将书信递给孙权。</P>
孙权打开一看,竟是刘备申请返回长安的信件。</P>
刘备要进攻河东,和江东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让曹操疲于奔命。</P>
“告诉刘备,让诸葛亮采取行动即可,他没有必要回去。”</P>
“他要是不顾劝阻,执意返回长安,那就是蓄意破坏两家盟约。”</P>
“只要诸葛亮的行动能成功,我立马放他回去,还会答应他的借兵请求。”</P>
“就这么明确地告诉他,免得他不识好歹。”</P>
孙权态度坚决,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P>
先给刘备画一个大饼,不管事成与败,孙权都能从容地处置。</P>
“遵命。”周泰立即命人回信。</P>
孙权则将注意力,集中在石亭的战场中。</P>
他渴望夺得江淮,比任何人都迫切。</P>
豫州、徐州虽然能发挥出骑兵的绝对优势,相对地也说明一件事。</P>
两州无险可守。</P>
只要此战成功削弱曹军的有生力量,那么孙权便有底气和曹操在中原打消耗战、攻坚战。</P>
毫不夸张地说,攻守将异形。</P>
周瑜气质从容,来回踱步分析局势道:</P>
“江东能截击魏军的地方不多,其中石亭和夹石地势最适宜。”</P>
“魏军司马懿提前部署石亭,我军很难取得战果。”</P>
“所以石亭之战,我军只需要虚晃一枪,麻痹魏军。”</P>
众将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望着周瑜。</P>
周瑜停顿稍顷,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接着道:</P>
“至尊已提前派遣董袭直奔夹石而去,截击魏军。”</P>
“所以我军尽量拖延魏军于石亭,为董袭争取时间。”</P>
魏军从石亭撤退,有两条路最为合适。</P>
一条是夹石,另外一条是挂车。</P>
此两道皆险厄,只需以万兵柴路,则魏众可尽擒。</P>
孙权没有提前布置夹石道,就是担心曹操走挂车逃窜。</P>
江东兵分两路伏击,又无疑会分散兵力。</P>
要知道魏军还有十万之众,濡须坞外还有张辽的几万人马,有可能增援。</P>
孙权不可能分散自己的兵力,和曹操旗鼓相当一战。</P>
江东的甲士数量,拍马都赶不上魏军。</P>
孙权唯有以人数上的优势,给予曹操一击重创。</P>
周瑜代为部署战略,陆逊、全琮、朱桓成为江东新锐的代表。</P>
孙权把能征善战的将军,都部署到了地方坚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