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孙权迁都建业以来,已过去将近两年的时间。</P>
越来越多的百姓迁徙而来,汇聚在城外杂居。</P>
张昭将每一个地块,都规划得井井有条。</P>
土地、宅邸、沿街的商铺,都成为江东重要的收入。</P>
孙权连年出征,并没有消耗太大的民力。</P>
百姓在服徭役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个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P>
因为江东的徭役,都是全包的,包吃、包住、包穿、包路费。</P>
壮丁服徭役的确给百姓的家庭,带来一定的劳动力损失。</P>
可也相对地减少了一个人的口粮。</P>
孙权之所以能这么任性,是因为两季稻的推广。</P>
江东财政收入,飞速地上涨。</P>
再加上军屯、民屯,官府不需要强势地压榨百姓,给了百姓喘息的机会。</P>
“随着建业人口的增加,城墙的问题需要尽快地解决。”</P>
“否则等曹军南下,将会造成百姓的惶恐。”</P>
“近来江东致力于修建濡须坞,现在堡垒要塞已成,该着手营建建业了。”</P>
张昭罕见地放下政务,陪孙权在城内到处走走逛逛。</P>
“我每一次征战归来,江东都会有日新月异的变化,这都是张公的功绩啊!”</P>
“正如张公所忧虑的那样,天下还没有到太平之时。建造一座大城,能凝聚人心。”</P>
“可为此劳民伤财,我的确不怎么愿意。不妨放缓速度,一年建造一面城墙。”</P>
孙权估摸着用四五年时间,建造一座容纳三十多万人的城池,能缓解江东的压力。</P>
“现在服徭役,管吃管住,百姓哪有不愿意的。”</P>
“农闲时他们没事可干,反倒更容易出现治安的问题。”</P>
“合理地消耗民力,是主公应该学习的。”</P>
张昭连年向孙权进谏,与民更始、轻徭薄赋。</P>
现在竟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实在让孙权刮目相看。</P>
这让孙权联想起商鞅的“驭民五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P>
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暇顾及他事。</P>
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人穷志短。</P>
这几招,能够极大地巩固封建统治。</P>
秦朝大肆征募徭役,修建驰道、长城等等,很可能是受到商鞅统治思想的影响。</P>
即使到了现在,州牧州牧,牧的可不是牛羊,而是地方百姓。</P>
历史上,有很多牧民的记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