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图,真乃神人也。</P>
当初沮授进谏袁绍,要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P>
也就是迎奉天子,以讨天下诸侯。</P>
袁绍非常心动。</P>
结果郭图进言,称袁绍是要成大业的霸主。</P>
把天子迎接到河北,最后应该听谁的?</P>
干什么事都要请示天子一遍,非常不利于袁绍的发展。</P>
袁绍想了想,河北兵多将广,的确不需要天子衬托。</P>
曹操轻而易举地迎奉天子,讨伐不臣。</P>
越来越多的诸侯,臣服于朝廷,臣服于曹操。</P>
曹操所在兖、豫,可谓是四战之地。</P>
官渡之战他没有腹背受敌,很大的原因在于外交的成功。</P>
开战前。</P>
曹操以朝廷的名义,收编关西诸侯。</P>
韩遂、马腾等都愿意“效忠朝廷”。</P>
西线无忧。</P>
宛城的张绣在和曹操交手几次后,落入下风。</P>
最终在贾诩的劝谏下,张绣归顺朝廷。</P>
曹操获得一员大将。</P>
南境初定。</P>
这时候曹操最忌惮的,还剩下江东。</P>
他以朝廷的名义册封孙策吴侯,还和孙氏进行联姻。</P>
勉强稳住江东局势。</P>
要不是有天子在手,曹操不可能完成多线的外交。</P>
再加上诸侯们不愿意看到袁绍一家独大,曹操和袁绍决战的格局便成了。</P>
袁绍走对一步,也不至于输掉官渡之战。</P>
可惜孙权在江东处处受限制,没能采取任何扩张行动。</P>
他和朱然复盘官渡之战,只觉精彩绝伦。</P>
这场战役,奠定了中原的格局。</P>
孙权清楚地知道,曹操会在战争中迅猛地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