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P>
正是秋收伊始的时候。</P>
唐家庄外,庄稼人已经开始了收获。</P>
其实,距离庄稼金黄还差半月工夫,只是大片的庄稼吸引的流民越来越多,若是不尽早收割,恐怕就要引来匪患,甚至更可怕的军队!</P>
粮食是天大的事,哪怕是平常很少在外面露面的唐瑁,此时也在田垄上巡视着,鼓励大家积极干活,又吩咐给大家送上饭菜茶水。</P>
一处缓坡的路段,庄里的一位老伯推着一辆装满粟米的板车,使着浑身的劲往上推。兴许是来往了几趟后,早就花光了力气,推了半天,还是雷打不动。</P>
老伯很不服气,给板车掉了个头,又开始在前面拉。</P>
正当老伯要感叹“力不从心”的时候,突然觉得车子轻了许多。</P>
想到后面有人再推,老伯又开始使劲,快上到正道时,老伯还催促了下,“再加把劲!”</P>
完全通过这段路的时候,老伯才松了口气,一回头,却见到一个身着锦绣的秀发少年。</P>
边柳虽然很少和庄子里的普通人打交道,但是老伯不会不认识,这可是庄主的贵客啊!</P>
“公公公子,怎么让您——”就像闰土走到鲁迅身前喊了一声“老爷”,老伯一把年纪,可是把贵贱高低看得个清清楚楚。</P>
明眼人都能看到,唐琼唐璟的眼神有些不善,似乎在嫌弃老伯年老力衰,不中用了。</P>
“唐公说了,正是你们一年的辛苦付出,今年才能有个大丰收。他说要谢谢你们呢,我身为晚辈,自然更该谢你们了。”</P>
老伯还想说几句,唐琼催促道:“快把粮食送到庄子中间的晒谷点去!”</P>
“是,是!”老伯点头道。</P>
老伯走远后,唐璟感叹道:“庄子里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年这点粮食怕是不够吃了。”</P>
边柳明白唐璟的意思,庄子里的“外人”越来越多了。</P>
除了一些年轻力壮的男女流民,许多和唐家沾亲带故的也来投奔了。</P>
“这地里一年能长多少粮食?”边柳没有和唐家二人纠结人的问题,反而关心起了粮食。</P>
“这——”唐家二人摸了摸脑袋,没有答上来。</P>
这时,背后传来一声音。</P>
“此地水源充足,土质可称中上。依我观察,每百亩地的粟米应当在300石左右,不过我刚看了看谷子,颗粒并不饱满,但应该也能达到两百石以上。”</P>
来人坐在轮椅上,后面由一位老仆推着,正是卫兹。</P>
身后的仆人则是陈留老家派来的,唐瑁派出的人和陈留卫家取得联系,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卫兹的长子并没有过来。</P>
至于唐瑁本想联系的曹操,也因为去扬州那边招兵买马而没有联系上。</P>
不过,唐瑁在得到曹操仍心存大志的消息后,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也信心大增。</P>
……</P>
此时的中原地区仍多以粟米(小米一类)为主食,朝廷给官员发的俸禄也以粟米为基准,同时,也会种一些,麦、稻、菽(豆类)……</P>
卫兹口中的亩指得是大亩。</P>
《盐铁论》中记载:古者步百为亩,先帝(指汉武帝)制田二百四十步而一亩。</P>
即:大亩为二百四十平方步的亩,折今0.6916市亩;小亩为一百平方步的亩,折今0.2882市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