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1 / 1)

小巧、大小几乎相等、受众广……寓意好等等优点,让花钱颇受一部分收藏人的喜爱,俨然使其成了单独的一个门类。对于李中孚这样的收藏爱好者来说,刘伯温的这个礼呀,真是送到心坎儿上了。“不愧是后朝军师刘伯温,不服不行啊。”一边暗暗感慨,李中孚一边一一拿起刘伯温送的花钱看了起来。“这枚不错,就是太新了点,至正通宝镇库钱。”“嘿,这枚就更好了,大唐镇库,乖乖,瞧这上面的字迹,饱满圆润,后人想仿都仿不出来。”“……。”“这个更好,正面十二生肖,背面太上老君手持拂尘,身边飘着八卦图,这些生肖还是剪纸版的。”“……。”看到最后那枚时,李中孚脸上的笑容都收不住了。“好一个龟龄鹤寿花钱,真漂亮啊这个。”“刘公子你等会儿哈,我也送你祖父一枚花钱当回礼。”李中孚放下龟龄鹤寿花钱,麻溜回了五楼,从自己过去有限的收藏中取出了一枚山鬼花钱。山鬼花钱的名字来源于它右边有‘杀鬼’两个大字。因为杀鬼属于道教写法,看起来有点像山鬼,就被叫做山鬼花钱了。除了这两个字外,左边还有‘雷令’两个大字。中间则是‘雷霆雷霆,杀鬼降精,斩妖辟邪,永保神清,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作者的小收藏,给大家瞅瞅背面刻着‘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及对应符号。以前的李中孚可买不起这个。像他手里这个品相不错的,大几千上万都有人买。除了这枚,他手里还有另外两枚,都是八十年代爷爷下乡给人看病,手里拮据的病人抵给他的。那时候的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这类东西的价格自然也没被炒起来。所以一开始爷爷肯定是亏了的。后来他喜欢这类东西,爷爷就找出来送给他了。这三枚山鬼花钱是三个村民从自家老房子的房梁上解下来的。据说是老一辈建房的时候挂上去的,属于清朝时民间奠基仪式的一种礼仪用品。将山鬼花钱递给刘廌,李中孚笑道:“单论价值或历史来说,它比不上你爷爷送我的任何一枚花钱,但它来自于我那个时代的一两百年前。”刘廌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也就是说,来自于我们那个时代的两三百年后?”“对。”“这倒是稀奇,我爷爷一定会喜欢。”李中孚把花钱都收了起来:“那就好,咱们开始看病吧,你就负责坐在我边上记录医案。”刘廌大喜:“谢谢李大夫栽培。”“病人可以过来了。”李中孚笑着点了点头,朝着看热闹的病人们说道。第一个病人走上前来。李中孚第一时间发现他眼袋发黑。这是典型的肾水侮脾土之象。再看对方的头发,大片花白。可对方明明看起来也就三十。一把脉,尺脉沉且细。“腰痛脚软?”李中孚问道。病人点头:“你怎么知道?”李中孚没有回答他:“下半身冷不冷?”“冷。”“小便怎么样?”“一个时辰去几趟茅房。”“张嘴看看舌头。”(??????????)“舌头胖大、色淡,舌苔薄、色白,我给你开一瓶肾气丸吧。”肾气丸是补肾圣药,不过是补阳的。最适合这类放纵无度的花花公子了。……下午两点。翘着二郎腿喝着茶,李中孚身心愉悦。“李大哥,这两天你好像格外开心。”朱鹤鸣笑道。可不是吗?自从和仁爱医馆一起穿越到洪武时空,不再需要为了证书、挣钱、人情往来之类的事情烦心,生活上又便利的不像话,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医术钻研中,李中孚的医术突飞猛进,这两天又终于完全一展所长,在各种各样的病人身上尽情印证自己,不开心就怪了。“如果这个时候能来一个笑点满满的皇帝上门求医,我想我会更加开心。”用两根手指捏起一颗乌梅丢进嘴里,李中孚一边嚼一边笑道。嘿,巧了。李中孚话音刚落,唐高宗李治就过来了。还带着她的皇后武则天。夫妻俩本来是在花园里散步,走到累了,就就近来到一处亭子休息。刚进入,周周景象顿时变化。“你们是什么人?来人啦,保护朕和皇后。”李治惊了一下,顿感头痛欲裂,强撑着大喊。武则天要冷静得多,但也惊得不轻,目光不断扫着李中孚等人。发现自己和皇帝孤立无援,武则天倒是够果断,一把拔掉了头上发簪,死死握在手里,大有拼命之势。仁爱医馆来的皇帝多了,李中孚的眼力也就练出来了。他甚至能根据他们穿的龙袍的细微差别,判断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这位皇帝穿的衣服跟贞观李二的相似,但华丽一些,应该是唐初皇帝。”“而且他长得和李二、长孙皇后也有些相似,怕不是唐高宗李治或李治的儿孙吧?”“他看起来五十多岁,如果不是李治,那是李显、李旦?或者李隆基?”再看那位皇后,虽然已经奔六十去了,但岁月不败美人,看起来仍有几分魅力,身段也还算婀娜。令人难以忽略的是她的眼神,颇有种睥睨天下的霸气。武则天?或者韦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