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把自己泡面桶里的卤蛋夹给了朱厚照。朱厚照反手把自己的香肠递给了朱高煦:“老祖宗,今晚咱们好好休息,明天早朝再给他们来个狠的?”“可以呀,你就说怎么办吧。”“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一旁正在喝泡面汤的李承乾:Σ(⊙▽⊙"a父皇的决定一点没错。虽然都是十八岁,可这位姓朱名寿字厚照的兄台是真猛!……李中孚还在被窝里睡觉时,正德时空的早朝已经开始。内阁大学士们领着众文武大臣入殿拜见皇帝。行礼过后,众人起身一瞧,皇帝朱厚照身边除了那日的年轻人,另外多了俩中年人。其中一个身材高大,豹头环眼,不怒自威。另一个略瘦一些,皮肤白皙,眼神阴恻恻。看着就都不是好惹的!若只是多了三个站在龙椅旁边的人也就罢了。关键他们仨全都穿着只有宗室王爷才能穿的龙袍。“陛下,这三位王爷是?”感受到大臣们都看向自己,李东阳勉为其难问道。朱厚照笑了笑:“他们的身份暂不宜公布,先议事吧。”“是。”大臣们纷纷上奏政务。但实际上这类大朝几乎不商议具体事务。一般都是走一些必要流程,汇报一些可以公开的事情的进展,宣布一些人事任命等。朱厚照因此根本不需要多说话,偶尔开口说几个字就行。时间在他们四人的期待中悄然流逝。终于,大臣们不再开口。“事情都汇报完了?”朱厚照问道。李东阳回头看向百官。百官皆没有动作。“回陛下的话,汇报完了。”李东阳道。“好,既然你们都汇报完了,接下来就商量下内阁和宝钞的事儿。”群臣皆是一愣。怎么又提这茬儿?我们已经不再非议开海了啊。陛下你属狗脸的吗?说翻脸就翻脸?杨廷和一贯性情刚烈,做事冲动且霸道。之前关于海禁一事,他就已经意见不小,这次是彻底忍不了了。他出班来到大殿中间,正要开口。朱厚照打断道:“杨师父,朕知道你要说话,但朕现在不想听你说话,你且稍候。”杨廷和只得忍下怒气:“是。”从袖子里掏出一套编号为二的正德钞票,递给刘瑾,朱厚照道:“拿给各位爱卿看看。”这套钞票是昨天朱标让人送来的。与洪武版钞票相比,这套钞票只是把‘洪武十一年’字样改成了‘正德四年’字样,其它的完全一模一样,所以印刷起来比较迅速。众大臣不明所以。但还是依次传看了钞票。“陛下,您这是新设计了一套宝钞?不错,它们确实比原先的宝钞美观,但仍是换汤不换药。”杨廷和道。“你看,又急,朕的话还没说完。”朱厚照笑道:“朕先跟大家科普一下宝钞为什么一年比一年贬值,话说经济之道……。”随着朱厚照‘噼里啪啦’一通讲解,莫说是初次接触这套知识的杨廷和他们,就连早就听闻过的朱高煦、朱高燧和李承乾都感觉受益匪浅。“陛下真是天纵奇才,居然能将这里面的道道搞清楚,之前是臣急躁了,请陛下恕罪。”杨廷和不是死鸭子嘴硬的人,当即诚惶诚恐的道歉。其他官员也都纷纷发言赞颂。包括一些实际上并不想歌颂正德皇帝的官员。“这经济之道真是鞭辟入里,叫人耳目一新。”“原来货币的多少直接影响物价,更关系千家万户生计,此前是我们浅薄了。”
第139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