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如此想法,这些话,都是成蟜教给你的吧。”</P>
“叔父?”</P>
嬴扶苏激昂的情绪一停,一脸茫然。</P>
“我之所言,与叔父何干?”</P>
嬴政看嬴扶苏的表情不似作伪,但他还是有些怀疑地道:“真不是?”</P>
“真不是!”</P>
嬴政将信将疑地点点头,他还是怀疑嬴成蟜。</P>
这话怎么和那个竖子当年说的话如此相像?</P>
“你说的没错,朕确实打算天下尽皆实行秦律。一国之内,不能行两套律法!”</P>
“父皇,你不能这么做!”</P>
“那你想要朕怎么做呢?听你的谏言,大赦天下让六国复辟。让延续了几百年的战乱再次重现,那就是你想要看的世界了吗?你的谏言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只会变得更坏!”</P>
“不,父皇,叔父曾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种。你大赦天下,就会将仁爱的种子种在那些刑徒的心中,他们会将你的仁爱广泛传播。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父皇占据道义,就肯定不会失败的。”</P>
果然是这个竖子给我找事!</P>
听到嬴扶苏说出“叔父曾说”四个字的时候,嬴政的脸就黑了下来,当下就想将嬴成蟜立刻叫来章台宫。</P>
但当今最重要的是教导他的长子嬴扶苏,只能暂时将叫嬴成蟜一事搁置。</P>
竖子你等着!</P>
朕一会再收拾你!</P>
……</P>
啊秋~</P>
“何时受了风寒?今晚是要把门窗关得紧实一些才是。”</P>
睡了一下午,此时正在楼台看姑娘的嬴成蟜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P>
……</P>
嬴政对嬴扶苏说:“孔子出生地,被世人称颂‘周礼尽在鲁矣’地鲁国没有了。创办稷下学宫,聚拢诸子百家研讨学问的齐国没有了。而在你眼中失去道义的秦国最终一统天下。儒家的书看看就行,经不起深究。”</P>
嬴扶苏道:“鲁国覆灭的原因,是因为鲁国君王任用小人,让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掌握了鲁国的大权。三人不知礼数,不通仁政,这才让鲁国走向灭亡。齐国灭亡的原因,是齐康公胆小怕事不战而降,而不是齐国弱小。齐国紧靠东海,百姓安居民众富庶,如果齐康公动员整个齐国与秦国抗争,最后胜利者一定是齐国。”</P>
嬴政觉得嬴扶苏实在是嘴硬得很。</P>
事实都摆在眼前了,还非要拿那些腐儒的思想来强行辩解。</P>
读书是用来开阔视野,而不是用来自封思维。</P>
嬴政气愤地道:“今日你老师在朝堂的所作所为,你应该看得清楚明白。看得出儒生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儒家到底是怎样一个学说。朕本以为这能让你清醒,没想到你仍旧执迷不悟!”</P>
嬴扶苏眼中带着光。</P>
“儒家想要建立大同世界的思想没有错。以仁治国,以礼待人,让天下重回上古盛世,这种愿景怎么会是错的呢?老师今日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不是孔子,孟子所教。他的表现只能说明他错,而不是儒家错。父皇,尧帝年老时,没有将王位传给子弟,而是禅让给了舜帝。上古圣王为了黎民富庶,连王位都不看在眼中,这才造就了上古盛世,民众生活富庶路不拾遗。先例就在眼前,父皇怎么就装作看不到呢?”</P>
“一派胡言!你说的是《周史》,《鲁史》所记!禅让制是周王室,鲁国君王为了他们自己的统治所撒下的弥天大谎!你可看过《竹书纪年》,那里面记载的才是真实历史!《竹书纪年》记述: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意思是说舜获得了权力,就把尧囚禁在平阳,还不让他的儿子与他见面,于是取得了帝位。先不说舜帝治理的天下是否是路不拾遗,民众富庶。即便是,以如此手段谋得天下的舜帝,也不是儒家所说的圣王吧!”</P>
“《竹书纪年》乃魏国所记载的史书,《周史》是周王朝所记载的史书。魏国不过是周王朝的一个封国而已,《竹书纪年》的真实性,不能与《周史》相比。父皇之所以相信《竹书纪年》记载,是因为父皇的天下是通过战争厮杀得来的,得之不正。若是周王室因为父皇的德行自愿禅让给父皇,天下诸侯因为父皇的德行自愿奉父皇为王,想必父皇就会承认禅让制是存在的了。”</P>
嬴扶苏和嬴政争论的重点,其实不是禅让制是否真的存在过。</P>
而是儒家的仁治是否可以治理一个国,是否可以治好一个国。</P>
嬴扶苏想要证明禅让制是存在的,上古盛世是儒家仁治的最好例证。儒家思想不是一纸空谈,是有根据的,他想借此来说服始皇帝以仁治代替法治。</P>
始皇帝的想法与嬴扶苏截然相反,他想要他的长子放弃儒家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P>
如果禅让制不存在,那么就算真有所谓的上古盛世,也与儒家奉行的那套理论无关。</P>
所谓的仁治,自然便成为了无根之水。</P>
盖聂站在殿门口,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懈怠。</P>
身后这场始皇帝与长公子的辩论,他是唯一的一个听众。</P>
这是始皇帝对他莫大的信任。</P>
盖聂知道,这份信任是来自他之前的主君——嬴成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