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国公兴冲冲出了东宫,去为太子妃办差事。</P>
他安排三儿子去买小倌,以后连同几位美人送入东宫。</P>
又安排他悄悄养的一队府兵,“你们给我盯着贤王府的大夫人,如果她出来,立刻掳走。”</P>
“事成,重赏。”</P>
“是,老爷。”</P>
十一月初四的早朝,太子满脸悲伤,对百官们宣布,“刚才孤来的时候,皇上驾崩,留有遗旨,传位给孤。”</P>
“呜呜……”太子悲声在殿内响起。</P>
百官们震惊了一会,也跟着呜呜哭,“陛下……”</P>
一时之间,前朝哭声滔天。</P>
齐王和三皇子的哭声干嚎,他们很紧张,真哭不出来。</P>
齐王哭着提出,“本王要见父皇一面。”</P>
三皇子尖着声音道:“父皇,儿子不孝呀,连您最后一面也见不到。”</P>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白,太子拦着不让他见父皇。</P>
太子哭得撕心裂肺,“啊……啊……啊,父皇呀,儿子守着伺候这么多天,病越来越重,儿恨不得代你走……啊啊……”</P>
这三兄弟一个哭得比一个大声,像是用哭声大小,来决定谁最孝顺,谁最真心。</P>
贤王用大衣袖遮着脸,他看向周王,正好周王也如此做,用衣袖拦脸,只听两声哭声,眼中没有眼泪。</P>
他们早知道皇上被害死,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而是对未来的担忧。</P>
皇家人最清楚不过,皇上的这三个儿子是什么品性。</P>
前殿,百官哭了半个时辰,直到声音哭得沙哑的丞相出来道:“皇上已归天,我们要举办盛大的丧事。”</P>
百官们收了声,听着丞相的安排。</P>
“几位亲王为负责丧事的人,驸马、郡王协助。”</P>
“中书门下的官员,听从周王的调配。”</P>
……</P>
贤王和周王对视着。</P>
他们见丞相将办丧事的安排布置得井井有条,心中明白,丞相同太子是一伙。</P>
两人猜测太子同丞相的交易:这场丧事办后,太子即位,丞相一定能被封爵位。</P>
有包皇后在,丞相的女儿姜侧妃做不了皇后,只有给姜丞相封爵位,来收买他。</P>
丞相安排完办死人的事。</P>
他接着又安排朝中大事:</P>
“国丧期间,百官有事上报九卿商议,报丞相审核,送太子断事。”</P>
“太子殿下守孝二十七天后登基,礼部负责准备登基的所有事宜。”</P>
除了太子死了爹只守二十七天的孝之外。</P>
其他人死了爹娘,要守三年的孝期。</P>
像齐王和三皇子几兄弟,就要守满三年。</P>
这期间,几兄弟不得娱乐,不得穿红着绿,不得有儿女出生。</P>
严格来说,三年之内,这些皇子们不得同女人寻欢作乐。</P>
只是,私下也没有人管,只要在孝期里,不生出儿女来,做出不孝的把柄就可。</P>
太子身边的人清楚得很,太子才不会那么讲礼仪守孝。</P>
皇上死了停在床上,太子人在偏殿拉着父皇的嫔妃们胡搞。</P>
孝道,对敢杀死父亲的人来说,根本不会放在心上。</P>
散了早朝,皇宫敲响了丧钟,四处挂白。</P>
京城瞬间变得寂静,门口挂红灯笼的人家,全换为了白灯笼。</P>
一时之间,从京城到城外,天下雪白,人人戴孝,称之为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