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亚历山大携带出的那些人也不是什么易与之辈,这些人,可基本都是亚历山大时期的左膀右臂。
“系统,选择管仲进行抽取。”
虽然这一次的召唤之中出现了不少神级人物,但是,综合考虑之后,王羽依旧还是选择了管仲。
管仲何许人也?
那可是古代最着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辅左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病逝后被尊称为“管子”,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等等众多雅号。
尤其对外称霸的这条道路上,管仲并不主张武力掠夺,而是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怎么实现这点呢?
管仲当上了国相之后,立即着手对齐国的内政外交进行了改革,而最令后人心服口服的便是管仲在经济制度上的创举。
在齐国称霸的路上,邻国的鲁国无疑是个绊脚石,但是如果用武力强行灭鲁,齐国也势必会元气大伤,如果鲁国拼死反击,齐国能不能打赢都是一个未知数。
在齐桓公一筹莫展之际,管仲献上了自己的谋划,他对齐桓公说
从今天开始还请齐公不要再穿我们齐国人自己织的纨布衣服,要改穿鲁国人织的缟布,当然只有齐公一个人穿还不够,还需要下令全部的官员都要穿缟布衣服,并且严禁齐国百姓织缟布。
齐桓公听得莫名其妙,但是出于对管仲的尊敬,齐桓公还是照做了。
没多久之后,齐国的缟布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市面上的缟布价格一下子翻了很多倍,鲁国的商人见此商机便将缟布运往齐国销售,结果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衣服是消耗品,齐国又是大国,缟布消耗实在是太快了,鲁国商人也提高了在鲁国收购缟布的价格,一时间鲁国家家户户都织起了缟布,以至于鲁国的田地里根本都看不到有百姓干农活。
等到一年之后,管仲让齐桓公下命令,全国官员不得再穿缟布衣服,也拒绝鲁国商人到齐国售卖缟布,而此时的鲁国已经没有粮食了,空有大批的缟布也换不到钱,最终只得向齐国臣服。
齐国周边还有一个叫衡山国的小国,这个诸侯国十分擅长打造兵器,素有“衡山利剑,天下无双”之称。
齐桓公对衡山国早就垂涎三尺,有了鲁国的称臣在先,齐桓公便请求管仲再次谋划衡山国。
于是管仲故技重施,他派人到衡山国高价收购兵器,并且有多少要多少,周边的燕国、代国,甚至远方的秦国纷纷效彷齐国去衡山国抢购兵器。
衡山国的国君看着这番场景,也是乐开了花,于是便让百姓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投入到了冶炼兵器的行业之中。
在衡山国兵器遭抢购的同时,管仲还派人去赵国收购粮食,当时粮食的价格是每石15钱,但是管仲却坚持以每石50钱的价格收购,于是周边的国家又纷纷向齐国卖粮,连衡山国也没有耐住性子,将国库中存的粮食也都卖给了齐国。
等到将周围的粮食收得差不多了,齐国突然关闭与各国通商的关卡,还停止了所有的收购行为。
而此时的衡山国虽然很富有,但是粮食和兵器几乎都卖光了,而且在别国也买不到粮食,最后只得举国投降齐国。
<crpt>;</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