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忍不住问道:“既然不能禁止钱币出海,那要怎么解决钱荒呢?”
这个世界上最难受的事情是不知道症结所在,但是更难受的是知道症结却是一个死结,怎么也没办法解开。
江南缺钱,这已经是一个死结了,高适这才病急乱投医向李道源问道。
李道源斩钉截铁的说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怎么流失出去的钱,怎么赚回来。”
“赚回来?”
“对,就是通过贸易,将钱重新从新罗、扶桑和南洋这些国家手里把钱赚回来!”
高适思考了起来,这确实是他从没有想到的道路。
只听到李道源说道:“请问老丈,您知道这些外国商人来了扬州,是不是都会带着一船的货物回去?”
高适点点头,扬州还是东南贸易的重镇,竟然能够看到外国人购买商品,他们都会装满了船舱将大唐的货物带回去。
李道源说道:“这不就对了,大唐的货物在这些国家也是好卖的,这钱可以从大唐运送出去,自然也可以通过贸易再从他们手里赚回来!”
高适听着李道源的话,越是听越是觉得可行。
是啊,既然这些外国商人带着大唐的钱离开不可以阻止,那么大唐也可以和这些国家做生意,把他们市面上大唐的钱币给收回来。
高适早就听商人们说了,将大唐的丝绸、瓷器运送到新罗扶桑,价格就能翻倍,如果运到南洋诸国,那价格更是要翻几倍。
高适又想到一件事说道:“不过禁海?”
禁海是上皇时期颁布的命令,因为日本遣唐使的几次渡海航行全军覆没,当年护送日本遣唐使返回日本的大唐工部侍郎董耀,乘坐船只在南海遇到风暴,差点船毁人亡。
董耀返回长安后,向上皇说在南海见到了“地狱之门”,上皇就下令禁止大唐的官船出海了。
如果是搞出海贸易,那就要开官船出海的海禁。
显然这不是高适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事情。
这时候李道源笑着说道:“官船禁止出海,但是外国商人可以来往大唐啊。”
高适点点头,这显然是一个禁海中的BUG。
大唐禁止官船和百姓的船出海,但是港口城市中可以停靠外国船只。
其实大家心照不宣,如今活跃在扬州、泉州的几个大海商,不少就是大唐人。
只不过为了方便做海贸,将船挂在某些小国下面。
甚至有的船队,直接挂在杜撰的国家下面,在大唐以外国人的身份做生意。
高适仿佛打开了新的天地,以前是这些海商来大唐做生意,为什么不让大唐去他们的国家做生意呢?
这些国家可都是使用大唐的货币的,大唐的货物在这些地区也很畅销,那只要通过贸易把钱拉回来不就行了。
高适心情有些激动,没想到困扰自己多时的问题,竟然在大明寺这个年轻读书人这边得到了解决。
不过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高适忍不住问道:“可是海贸风险大,海船很容易倾覆。朝廷的水师需要守卫港口不能随便出海,这民间有人愿意冒险出海吗?”
等到高适问出这个问题,李道源已经基本确认了,眼前这个人是淮南节度使,唐代著名诗人高适了。
也只有淮南节度使才会问这样的问题。
知道对方是高适之后,李道源反而更淡定了。
自己什么样的大官没见过,还是高适这个大诗人的光环更吸引人一点。
不过高适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高官,东南钱荒确实是一个困扰大唐的问题,李道源也想要江南的百姓过的好一点。
李道源说道:“我曾经见过一本大食的造船书,大食人能够建造海上航行的大船,那种大船能运送货物横渡大海。”
“其实大食人造船的技术也不比大唐强到哪里去,只要有技术娴熟的工人就能造船。”
高适点点头,他曾经在港口上看到过大食人的船。
据说这船是从天竺起航,绕过了大唐南方的海岸线才抵达了扬州,这些奇怪的天竺商船能在海上航行很久,能够抵御风浪的侵袭。
也曾经有大唐商人,想要购买这种大食海船,只是可惜大食商人没怎么也不肯卖,而且这种船也只有大食的船匠能够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