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大发战争财的朱元璋、朵颜三卫提前归降(1 / 2)

洪武十九年(1386年)五月二十二日下午,龙江造船厂宝船专用码头。</P>

早早到来等待的马秀英、朱标等人看到宝船缓缓从下游行驶而来都开心不已。</P>

(内陆水域,古代人们船只是可以逆流而上的,调节风帆、划桨摇橹等,</P>

若遇到水流很湍急的地方,就必须找纤夫人力拖动船只逆流而上。</P>

长江上宝船主要是靠风帆,船长约150米,宽约60米。)</P>

朱元璋乘坐宝船其实可以早一日抵达,可他听从朱英的方案,</P>

在海门准备了一日,今日才大张旗鼓的返回。</P>

宝船船头甲板上看到两岸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人,朱元璋欣慰的笑起来,</P>

同时心想,大孙的这个把国内什么矛盾转移到倭国,不知道可不可行?</P>

阶级矛盾已经在转移只是朱英让朱元璋把这把“火”烧旺一点而已。</P>

马秀英、朱标等人又等了两刻钟宝船才在众多纤夫的帮助下停靠在码头旁。</P>

朱元璋让毛镶卸货到专用场地后就把装银子的箱子都打开让银子透透风。</P>

徐达看到力士们抬着一箱箱的东西脚步沉重,一直想知道是什么,碍于面子没有开口。</P>

当毛镶让锦衣卫的人打开箱子时不止徐达,连一同前来的官员、抬箱子的力士、</P>

在码头上干活的船工...等等,都集体失声,嘴巴张得老大。</P>

周围远处山头上吃瓜的百姓更是一个传一个,没多久一群群的百姓集体来到船厂外的山头。</P>

力士们一直忙到天黑船厂升起无数火把都还在继续搬银子。</P>

一直没说话的朱标忍不住开口询问:“爹!你这次弄来多少金银?”</P>

朱元璋把大部分是掠夺的隐去,对朱标回道:“大概六百多万两吧!都是银山挖的。”</P>

朱标先大吃一惊随后疯狂大笑:“什么?爹,短短时日能什么银山能挖那么多?</P>

难怪儿砸非要去打倭国,发财了发财了,哈哈......”</P>

朱元璋见朱标有些失常大喝道:“标儿,你正常点!别吓爹。”</P>

听到老爹的内涵,朱标停止笑声回道:“爹,我很正常!”</P>

“嗯,小六。”</P>

朱桢连忙跑到朱元璋面前,“父皇,什么事?”</P>

早有打算的朱元璋开口道:“这些银子你好好给咱清点出来,一半给咱存入咱的账户,</P>

剩下的再一半给户部送去,剩下的标儿和大孙分!就这样定了。”</P>

朱桢内心替大侄子鸣不平,但嘴上还是接旨:“儿臣遵旨!”</P>

准备离去的朱元璋想到什么转头说道:“小六,这些力士、工人等等的工钱从大孙份额里面扣发。”</P>

一旁的马秀英哭笑不得又不能在众文武官员面前驳他的面子。</P>

回去的路上马秀英一直询问大孙现在情况,朱元璋也一点点的讲述。</P>

徐达从朱元璋口中得知自家两小子安全抵达悬着的心也落到肚子里。</P>

坤宁宫内。</P>

刚丢下碗的朱元璋就被马秀英询问:“重八,你内帑不是有钱吗?怎么还抢大孙的?”</P>

朱元璋一本正经的回答:“哎!妹子,你不懂这小子花钱大手大脚,咱是给他存起来,</P>

还有军费要支出,看似几百万两银子很多,实则不够用。”</P>

“重八,你没骗我?我怎么好像感觉大孙对谁说过这个话来着?”</P>

朱元璋当然知道是大孙经常对朱高煦说这话,连忙打岔道:“妹子,别想那么多,</P>

你若是差钱咱给你几十万两?”</P>

马秀英笑了笑拒绝:“不必,前不久我才从标儿那里得一笔钱。”</P>

“那行,妹子咱沐浴去了。”</P>

“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