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百姓们还在持续兑换宝钞,我们现在怎么办?要是拿不出钱这乱子就大啦!”</P>
(六部现在的钱也放入银行,开始时官员们俸禄存取方便,后面各部都适应方便的银行,</P>
只要拿着小本本去存取就可以了,上面还有数字、盖章!增减一目了然,不用在一笔笔核对,</P>
由于没有电脑存储资料,朱英用最简单的办法,存取双方核对账目后保证清晰的情况下,</P>
各盖一个章就可以了,但凡弄花、涂改一律不认账。存取后工作人员会开两份证明,</P>
双方签字画押,一份给当事人,一份留底最后汇总。)</P>
朱英拿着朱樉手中的账本翻看一会后,无奈的看向朱元璋。</P>
朱樉也知道是什么情况用余光瞟着他。</P>
朱元璋一脸不自然的开口:“大孙,你这样看咱,咱又没偷你们银行的钱。”</P>
朱英苦笑道:“爷爷,你无节制印制宝钞留下大祸!现在还好慢慢补救回来,要晚几年就玩完!”</P>
朱标接过账目来看,一小会后就明白什么情况,账目没错就是兑换老宝钞的百姓越来越多,</P>
新钞、新币就是被这些巨量老宝钞给兑换出去,还是打折兑换,要是全额兑换把皇宫卖了都不够还。</P>
“爹,你看看,现在得想办法把户部这一块的缺给补上,毕竟关乎各地百姓生计。”</P>
朱元璋接过账目看,一会后开口问道:“老三、老四,你们东、西两厂最近不是有进项了吗?</P>
要不先拿一些出来先给户部的缺口填上。”</P>
来吃瓜的朱棡、朱棣脸都绿了,一起求饶道:“爹,我们东、西两厂现在是得了一些税款,</P>
可是我们还有很多缺口要补啊,比如驿站、矿山仓库修缮、道路修建......等等。”</P>
马秀英在一旁关怀问道:“重八,户部的缺口差多少?要不我让后宫姐妹们筹集一下看看?”</P>
朱元璋把账目递给朱樉,“妹子,你不必麻烦,就是有近两百万两的缺口,若是户部不急用还能撑一段时间。”</P>
朱英在一旁插话,“不行!要做到有备无患,爷爷把你小金库的钱拿出来补上。</P>
反正都是你自己弄出的祸,就知道猛发宝钞也不节制一下!也不白让你补我会想办法搞钱。”</P>
朱元璋怕朱英乱说倭国银山的事情,当即拍板让朱樉他们去小金库拿钱。</P>
见他们都离开,拉着朱英去一边,“大孙,你自己说的倭国银山咱四成。”</P>
“爷爷,你别乱说,我什么时候说的你四成?最多给你一成爱要不要!”</P>
“你先说说一成能有多少?”</P>
“具体有多少不得而知,要是人手够多,年产几百万两轻轻松松。”</P>
“那么咱一年也才得几十万两?不行,咱怎么也要四成!”</P>
“最多两成,不要拉倒!你一分都没有。”</P>
“大孙,成交!”</P>
不远处的马秀英看他们爷孙叽叽咕咕半天,开口喊道:“大孙,你们在说什么事?奶奶也想知道。”</P>
朱英笑呵呵的跑过来说道:“奶奶,我只是和爷爷商量倭国银山怎么分。”</P>
马秀英惊讶道:“哎呀!倭国有银山?”</P>
朱英笑眯眯的点头:“嗯!我会拿一成给奶奶你去办事,奶奶你别小看一成至少都有十几万两。”</P>
“好好好,大孙知道给奶奶钱花啦,不像某人就是一只铁公鸡。”</P>
看到马秀英嘲讽的模样,朱元璋“哼!”哼了一声一副不和女人、小孩计较的模样走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