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士绅拒绝一体当差、纳税?(郭桓案提前爆发)(1 / 2)

此时衍圣公孔讷站出来替任昂开口:“太孙殿下,臣做为孔圣之后人得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P>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想必殿下已知其话的道理吧?以德服人。”</P>

朱英听完笑了笑掏出‘真理’加好弹药跳下龙椅一脸贱兮兮的走到孔讷拿着手枪在他面前摇晃。</P>

礼部尚书任昂及大多数人都见过手枪,他出声道:“衍圣公小心此物,此物乃火铳!</P>

之前的赵大人就是在这凶器之下被当堂杀害!”</P>

礼部侍郎赵瑁义正言辞的开口:“太孙殿下,你之前用火铳杀害赵大人,难道你现在又想对衍圣公下毒手吗?”</P>

兵部侍郎王志附和道:“陛下,臣以为,皇子犯法,庶民同罪!应把此凶器上交兵部。”</P>

新任兵部尚书俞纶这时也开口:“陛下,此凶器应交由兵部研发,这样能对之前的火枪</P>

进行更好的改良,能让我大明将士更好的攻伐北元。”</P>

(米尼步枪已经在秘密制作,只有朱元璋、朱标、徐达等高层人员知道。</P>

工部、兵部还是继续做火铳改良的火绳枪。)</P>

新任刑部尚书王惠迪同样开口接话:“陛下,王大人所说不错,皇子犯法,庶民同罪!</P>

之前太孙殿下是用此火铳杀害赵大人,此次还想故技重施?难打陛下让太孙殿下随意屠戮</P>

我等为大明尽心竭力之肱股之臣吗?这样岂不是让众臣心寒?”</P>

左都御史詹徽站出来谁也不帮,用事实说话,“俞大人、王大人,你们所言差矣,</P>

赵极(被朱英开枪打死那个)罪有应得被皇太孙殿下打死巧合之事,此人贪赃枉法,</P>

欺压百姓,结党营私......”</P>

詹徽对了一会线,从衣袖里拿出一本奏折对着朱元璋双手奉上:“臣,弹劾前吏部侍郎赵极,</P>

所犯之罪状臣已罗列清楚,请陛下阅看!”</P>

朱元璋对一旁的太监挥挥手,太监走向詹徽。</P>

站在孔讷前方的朱英和他都一脸懵逼中。</P>

朱英懵逼的是居然有人帮自己,詹徽这人不怎么了解。</P>

孔讷懵逼的是之前都说好的共同进退,为何不按套路出牌。</P>

控制欲极强的朱元璋知道的比詹徽这本弹劾奏疏里陈述的事还多,</P>

不然当时朱英开枪打死赵极之前朱元璋就能出声制止,可是没有这么做。</P>

朱元璋让太监把奏折传给朱标,随后开口说道:“此事咱会处理,你们还有弹劾咱大孙的吗?”</P>

礼部侍郎赵瑁也拿出一本奏折跪地双手奉上,“陛下,这是臣弹劾皇太孙殿下之罪状。”</P>

有他的带头大殿内的各部尚书、侍郎、主事等文官们一个个都拿出奏折出来附议。</P>

一小会功夫朱元璋的御案上就有小山一样高的奏折。</P>

一旁的朱标气得牙痒痒,自己好大儿有什么错?这些叼人想害吾好大儿。</P>

殿内的徐达、汤和、蓝玉......等人也不知道怎么声援朱英。</P>

都是聪明人,他们带兵的基本不掺和政事,当然军事方面事情除了后勤文官们也不掺和。</P>

当过中书右丞相的徐达不是没有能力,是摆明态度摸鱼。</P>

兵部只是挂个头衔基本上不管军事,管的也就是后勤、武官身牌、登记造册等事。</P>

朱英拿着枪本想吓唬吓唬新任衍圣公孔讷可现在这个情况尴尬至极!心想,有点难搞啊,</P>

这次不像上次自己出其不意的干掉一个刺头把大家震慑住,这次看这些叼人的模样明显有备。</P>

把枪收起看了看孔讷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直接从朱元璋、朱标旁走向侧门。</P>

一众官员们看到这一幕都觉得自己胜利了,要不是朱元璋在场他们都要欢呼起来。</P>

虽然皇太孙没有受陛下处罚、呵斥,但他已经被众人齐心合力给‘拿捏’了。</P>

朱标办事做事虽有手段但今天他从旁观者的角度又被文官们上了一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