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所以商业如此繁华,和国家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谓士农工商,商之所以排在最后,的确有阶级地位的缘故,可是却也有利益的缘故。这些士大夫或者世家大族口口声声贬低商贾,可历朝历代这些人的生意做的是最大的。他们贬低商贾,就可以减少商税,以此保护自己的利益。
大宋商税一般分过税、住税两种。
大型商队通过城池要交税,有正经店铺的商贾要交税,税额一般在2—3%,这也是大宋有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不过,对于农家贩卖自己的物事或者小商贩,大宋却极其包容。
太祖亲自下诏‘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大宋还专门颁布了‘免行条贯’,乱收税或者以职务之便购买物品的官吏,以偷盗之罪严惩。
朝廷的政策的确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贯彻,可是有了这些政策,相应的人多少会得到切实的好处。
否则,大宋商业凭什么敢称历朝历代第一?
百姓做一些吃食、手工到街巷售卖、落魄的儒生写个字画去贩卖,哪怕收入不多,却是可以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大宋之所以繁华,便是宵禁制度的取消。
也不算取消,准确的说是更改。
首先节假日官府会彻底解除宵禁制度,而平时还是有宵禁的,只是时间是从三更到五更,大概相当于夜里十二点左右到四点左右。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处去,通晓不绝’,而且,即便如此,宵禁制度执行的也并不严格,你将自己的场子关了在里边儿玩乐,官府一般也懒得搭理。
而且,你可以说大宋历代皇帝软弱,但是却要承认,相对来说大部分皇帝还是比较有人性的。
据记载,徽宗时期有一次要出宫,很多百姓来看热闹,甚至挤上了御阶,使得仪仗都站不开了,堂堂皇帝出门竟然堵车了,这奇葩的事儿也就在宋朝才能出现。
有的官员想要整治乱象,可皇帝却认为,这样的方式未免太严苛,还会造成很多百姓违法,还是不施行了吧。
正是这些有点儿奇葩、有点儿软弱、又有点儿可爱的大宋天子,方才造就了一个奇葩、软弱、又热闹的大宋朝。
赵构正感慨着,毕竟在大汉他真的未曾见过这等场面,可是路过积善坊的时候,见到一个拐角处,挤着很多百姓像是在围观什么。
“王权,去看看,那边儿有什么热闹?”
不多时,王权回返,“老爷,是有人在**,又是什么‘唯心净土’、又是‘七宝池生莲花’之类的,奴才也听不大懂,倒是讲的挺有趣,很多百姓都在凑热闹,据说,是什么白莲社的教众。”
“**?”赵构眼角不由挑了挑,他生在汉末,天然对什么佛道之类的抱有戒心。
想当年那一场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不也是借助类似的手段吗?
他作为统治阶层,对于所谓的佛道儒看的很明白,不管哪一个,只要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就是好的,如果失控了,那就会给朝廷造成大麻烦。
“明日让王元入宫。”
虽然警觉,但是他一个皇帝也不可能亲自打入对方内部,直接吩咐王元一句便是了,一个刚刚有苗头的教派罢了,现在社稷稳定,也翻不起什么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