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还能迅速将士兵运送至前线,相邻城池只需一城驻兵,其他城池便可高枕无忧。”孙可望继续解释道。
“秦王,此物若真如您所说,那必将是国之利器。”冯双礼激动地说,“不知陛下是否已经将此技术用于军事?”
孙可望微微一笑,“陛下的眼光总是超前,现大明水军已改装了蒸汽轮船。”
两人正说着,一名士兵匆匆跑进庭院,气喘吁吁地报告:“报!劳军队伍已到城外,请求入城!”
孙可望与冯双礼对视一眼。
冯双礼恭敬地向孙可望提议:“秦王,车驾已在门外等候,请您移驾。”
孙可望点头,随即邀请冯双礼一同登车。两人并肩而行,步出驿馆,一同前往城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劳军队伍。
冯双礼原本计划在城外重新扎营,就地慰问士卒代表。然而,孙可望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不宜在城外大兴土木,而且,即使在城外劳军,物资最终还是需要运入城中。
冯双礼听了孙可望的分析,觉得言之有理,便不再坚持己见。
两人登上城墙,放眼望去,只见五百精兵和三千民夫正押运着一箱箱银两、一车车肉食,以及大量的冬衣、棉被等御寒物资,在北门外静静等候。这些物资对于严寒冬天,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仔细查验过所有相关文书后,冯双礼下达命令开门迎接这支队伍入城。
城门缓缓打开,劳军队伍在欢呼声中进入城池。与此同时,程万里和其他几名士兵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城头,他们手中握着几只信鸽,只等孙可望的最后命令。
孙可望站在城楼上,目光如炬,他知道,这一举动将决定沅州城乃至整个战局的命运。他深吸一口气,用手势向程万里做出指示。
信鸽飞向天空,向远方飞去。沅州城内外,所有人都沉浸在欢乐中,没有人注意到这几只小鸟。
而在城外的密林中,洪承畴和他的部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看到了信鸽,知道这是进攻的信号。洪承畴拔出佩剑,高声下令:“全军听令,进攻沅州!”
运输车队很长,过了将近一刻钟,进来了三分之一。看这情形,要全部通过,至少还需要半个时辰。
运输车队绵延不绝,一刻钟过去,仅三分之一的车队入城。冯双礼心中隐隐感到不安,却又难以名状,只得向孙可望告退,步下城楼。
他召来亲信:“今日常德方向是否有异常?”
亲信回答:“尚未发现异常,只是平日里探子应该回来了,今日较平常晚了一个时辰,还未归来。”
冯双礼思索片刻,吩咐道:“再派探子出城,务必打探清楚常德动向!”
正说话间,一名士兵匆匆赶来:“报!鞑子骑兵突然出现,离城已不足五里!”
五里对于全速奔跑的骑兵而言只需要不到一刻钟便能抵达,冯双礼当机立断:“立即关闭城门,令未入城的士卒民夫转往南门,物资暂且弃之!”